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谐世界,既使中国共产党一个高瞻远瞩的宏伟战略,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这一目标的最终完成,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借鉴古今中外的有利资源为其服务。宗教“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坐标之一,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自产生以来,一直就在社会和人生的各个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作为一种丰厚资源往往被一些国家所利用。十七大提出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不仅是对我国五大宗教社会积极作用的肯定,对当前和今后宗教工作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也给中国宗教界更好地服务社会,展现自身形象提供了一个难得而宽广的平台。在此背景下,基督教如何遵照圣经和教义的引导,根据教会传统和自身特点,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把握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在传扬福音,荣神益人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基督教服务社会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众所周知,要成就一件事情,需要具备必要的工作条件,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督教的产生、发展、兴衰,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与处境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教会服务社会已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条件。
(一)具备了宽松的服务中国社会的必要条件
纵观中国历史,基督教的发展几起几落,道路坎坷曲折。这固然有较强的排他性的自身缺陷而导致的被社会或群众所排斥的因素,但也不排除一些人为因素。中国宗教在“文革”期间和祖国的其他行业一样受到冲击就是一例。这个时候,教会各项事工被迫终止,自然没有条件以基督教的身份参与社会服务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两岸,也惠顾了宗教界。宗教政策日益恢复落实,其社会作用逐渐得到肯定:国家前主席江泽民指出,“我国信仰各种宗教的群众有一亿多,他们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②现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指出:中共十六大以来,我国宗教工作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在国家社会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③国家主席胡锦涛也指出:“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等。这些讲话及所出台的相关政策均说明,中国的宗教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深入持久的贯彻和落实,国家对宗教的社会作用要予以肯定,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显而易见,基督教服务社会已具备了宽松的社会条件。
(二)各地教会对教会服务社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
作为基督教和教会,众信徒自然要传扬福音,引导人们相信耶稣。这是教会和信徒的使命,无可厚非!但教会如果因此忽视社会问题,不关注人群需要,对社会采取冷漠的态度,就不能充分体现基督爱的精神。在教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种极端神学思想,认为最贫穷的人最蒙上帝的喜爱,越贫穷人就越属灵;基督徒发财、拥有财富、追求经济利润是一种罪恶的表现;信徒要过敬虔的信仰生活,就应该把自己和周围的人群、社会隔离开来,进行苦修等。这样的思想影响了好几个世纪的教会,直到宗教改革之后才有了很大的改观。在中国教会的历史上,因著宗派背景的不同,众教会过去在对教会服务社会这个问题的看法上也不尽一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也随着发展。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各地教会中,虽然仍有少数人对教会服务社会问题持谨慎态度,甚至认为教会服务社会是社会福音派的做法,但大多数的教会、信徒及教牧同工认为基督教是入世的宗教,而不是出世的宗教,对基督教实践自身教义,努力服务社会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认识基本一致。
(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韩非子?内储》说过一句话:“王曰,慈善,行善也。”我的理解,“慈”就是“爱心”,“善”就是“善行”,要慈善,就要把爱通过善行实行出来。《周礼》中有“保息六养”之说,即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纵观中国文化的历史,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墨子的“兼爱利人”;从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为人民服务”,以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均体现了“慈爱”的思想。而在基督教文化里,所传递的中心信息也是爱,并以这个爱为纽带,建立了人与上帝、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中心的价值体系,且把“爱你的邻舍”、“爱人如己”作为爱上帝的基本体现。基督教强调公义、仁慈,要为“爱”付出和牺牲,义不能与爱隔绝等思想都与中国文化所强调的一些内容原则上并无二致。这就为基督教服务社会提供相溶的文化基础。
(四)具备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众所周知,中国基督教是从国外传进来的,解放前曾被称为“洋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很难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直到1950年,中国基督教发起三自爱国运动后,教会实行“三自”,加快了适应中国社会,融入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通过几十年的积极努力和辛勤耕耘,摘掉了洋教的帽子,改变了自身面貌,以实际行动改变了广大人群对教会的观感。尽管中国基督教信徒人数和中国人口的数量相比绝对是少数,是弱势群体,但广大群众对基督教认知度已越来越高,不仅愿意与信徒作朋友,而且也对基督教为社会所做的工作比较认同。
二、教会服务社会既是圣经教导、教会传统,具有社会功能
关于社会服务,在基督教的圣经里有许多这方面的教训,在教义里也重视这方面问题。历代教会在这方面也有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做法。教会通过这些,表明自己的社会态度,阐明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挥自己对社会和人群的影响力。
(一)圣经里充满着教会服务社会的教导
在圣经里,耶稣不仅教导说:“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而且亲自给门徒洗脚,用实际行动验证自己的话语;用“谁是我的邻舍”的比喻引导门徒放开眼界,关心周围弱势群体;要求门徒将光“照在人前,叫人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用“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唯独尊敬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这句话告诉门徒一条衡量进入天国的标准:遵行天父的旨意不是口头的,而是要将自己所信的行出来。保罗说:“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信心乃是与行为并行”。他用这句话说明信与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本质是一致的,在信的里头,本身就包含着行的成分。他用“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的益处”要求信徒在对待他人的态度上要负责任,也用“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教导信徒要同情和关心遇见各种事情的人,用“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等语重心长的话教导信徒服务社会。路加用“施比受更为有福”话鼓励信徒积极捐献,奉献爱心等。
(二)服务社会是教会传扬福音的一部分
传扬福音是教会的神圣使命之一。教会要传好福音,就要传出纯正而全备的福音。所谓全备福音,就是教义与实践、信心与行为的平衡统一。“在基督的工作中,有传讲天国的真理,同样也有关爱人群的行动,二者是平衡的。……,服务人群、关爱社会一直是教会福音事工的一部分。从初期的教会开始,福音除了宣讲还有造福人群。福音能成功从加利利传遍全世界,不是简单的对耶稣生平事迹的描述,而是对耶稣完整生命的彰显和宣告。如果‘服务而没有宣讲,则未能使人明白耶稣基督的生命;宣讲而未有服务,则令耶稣基督完整的生命未曾完整的彰显,宣讲成了空洞的语言。’”④上帝是爱。基督教是爱的宗教。教会强调“关乎万民的”爱的信息和耶稣基督的救赎,让人们认识并接受永生之主。但这一教义不是教条式的苍白无力地说教,更不是作为口头禅,而是靠具体的行为实践,证明自身教义的合理性、存在价值以及对人类所能产生的积极贡献。也只有这样,才能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充满生命的见证,扩充自身的生存空间。“外帮人从我们的口里听到上帝的道,因为其中的美丽伟大,他们不胜惊奇;后来他们发现我们信行不一,就说出亵渎的话语,说我们讲的那些不过是空谈,是骗人。”⑤这是基督教早期教父革利免对信行不一的批判。
(三)基督教对社会具有道德教化,对人们行为具有规范,心灵具有慰藉等作用
道德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至少对社会具有规范、教育和引导的作用。正如马斯洛所言,人类发展过程中有“自我实现、尊重、社会、安全、生理、灵性” 六大迫切需要。而基督教具有释疑解惑、净化心灵、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慰藉忧伤、维护家庭和谐与稳定等社会功能。当代中国社会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仍有一定市场,人们的公德意识、集体意识和道德意识淡化,而个人意识、金钱意识和功利意识非常突出。“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其社会功能的运作空间和有效范围,就是在道德伦理的层面上”⑥,在满足人们需要方面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基督教道德既规范了人对神的信仰准则,也在这一前提下,对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等关系行为作了规范。教会礼仪是宗教信仰的精要之所在,也是信仰内容的具体诠释,它将信仰观念通过具体行动表达出来。教会礼仪也能牵引出信徒的信仰情绪,激发信徒活出信仰的理念要求,产生社会道德性的改变。现在社会节奏变快,人们的各种压力增大,心灵需要慰藉,心理需要辅导,教会在这方面更具有传统优势。
(四)服务社会是教会的优良传统
自初期教会开始,服务就已经是教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期教会使徒们设立七位执事供给有需要人的饭食;保罗因耶路撒冷教会的需要而开始了教会之间相互帮助的工作;中世纪教会修道院的慈善工作,十九世纪教会的救济和社会福利工作;基督教青年会的创始人英国人威廉根据圣经的教导,结合当地社会实际,创办了青年会,努力服务社会,且将“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作为该会的会训等。总之,在教会历史的长河中,历代教会及其组织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办医院、开办学校、孤儿院、敬老院,积极开展社会公益事业,既荣耀上帝,又有益于社会及人群。就中国教会而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光沪认为,“从马礼逊开始,这些社会服务活动就包括学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出版以及慈善救济等。特别是进入20世纪上半叶后,基督教自由派的社会福音思想在中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一些传教士及其他们在中国所开办的机构,包括像青年会这样的机构,都把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当作自己的主要目标。”⑦从20世纪下半叶到今天,中国教会仍然在继续着这一优良传统。
三、近些年的陕西基督教的社会服务事工
1985年,丁光训主教、韩文藻博士等在南京成立有基督教背景的爱德基金会,在社会服务方面已做了许多成效显著的工作。2002年,中国基督教两会成立社会服务部,成为努力进步与争取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陕西省基督教两会也努力遵从圣经教训,继承教会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于2003年成立了社会服务事工委员会,努力服务社会。自2003年至今已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工作,既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困难,改善其生活、生产和办学条件,也优化了环境,促进了受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陕西省基督教两会与爱德基金会、全国两会等与教会有关的机构合作,引进资金,先后资助子洲、吴堡、安塞、三原、旬邑、陈仓区、蓝田7个县(区)的近3000多名边远贫困地区小学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读完小学;资助30多名初中贫困学生上学;在镇安、安塞、陇县、扶风、丹凤、汉滨、吴堡等7个县(区)的边远贫困地区,新建9座教学楼,维修5所窑洞学校,排除了2500多名小学生长期以来存在的上课安全隐患,改善了办学条件,为提高办学质量打下基础;为镇安、安塞、安康、千阳、陈仓、凤翔和凤县等12个县(区)边远贫困地方群众修建了11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他们祖祖辈辈吃水难问题;关心自闭症儿童,与西安女青年会一起创办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对30多名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治疗;关心特殊群体,资助三原县东周儿童村因父母犯罪无人抚养的少年儿童50多名正常接受教育,使其父母安心劳教;1996年6月长江、2002年6月陕西南部、2003年6月的渭河流域及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等几次严重灾害发生后,先后为华县、大荔县、华阴市、宁陕县修建危校1所、水毁小学2所、铁索桥6座、小型水利工程2处、诊所1处,援建民房275户,选购优质大米212.6吨、优等棉被1460床,及时分发到宁陕县1000多户4000多名回汉族群众手中,为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增砖添瓦;2008年汶川地震后,动员全省信徒为灾区捐款124万多元,又积极宣传,从爱德基金会和全国两会争取300多万元资金,帮助汉中、宝鸡、商洛等灾区修建房屋、学校、教堂及人畜饮水工程等。这些工作,不仅帮助受益者解决了实际问题,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发展,而且力所能及地发挥了自身优势,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总而言之,陕西基督教和我国基督教一样,正处在国家宗教政策的黄金时代,改革开放的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展现自身形象的良好舞台,教会服务中国社会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我们在社会服务方面既有丰富的圣经教训,也有优良的传统和自身优势,如果我们珍惜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抓住机遇,在努力传扬耶稣基督的福音、做好教务工作、建设好基督教会的同时,拾遗补缺,尽自己的社会责任,体现自身的社会功能,努力发挥自身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服务社会,就能造福中国人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① 显一、冉昌光 主编:《宗教与文明》,《前言》,第1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
② 马尔立 编:《新时期宗教政策法律法规文件选编》,见“序”,西安,陕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陕西省宗教事务局,2003年5月。
③ 见2006年11月21日(星期二)《中国民族报》第5版的“宗教周刊”。
④ 邓福村:“人子来是要服侍人”,见《全国宗教团体领导人研讨会论文集》,第212页,中央统战部,南宁,2006年11月。
⑤ 同上,第213页。
⑥ 《金陵神学誌》1999,第4页。
⑦ 何光沪 主编:《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第317-318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原载于《陕西基督教》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