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基督教网!
神学探讨 您的位置: 主页 > 文章集萃 > 神学探讨 > 详情 
发挥神学功能,推进神学思想建设
2010-05-13  作者:肖安平 内容来源:本站编辑 返回列表

  发挥神学功能,就是要重视神学及其思考,发挥神学的诸多功能如解释信仰教义、纠偏、注重时代性和处境化等,弘扬它的全面作用及其有效性,增强神学的反省力,以更好地、有效地推进今天中国教会神学思想建设,为教会服务,促进神学的影响力和教会的生命力。

  1、神学是冰冷的吗?

  真正的神学不是冰冷的,是生动的。它生动回应独特处境,面对变化的处境,紧跟时代,满足需要,坚持伦理规范,指责罪,实施特立独行的价值观,使教会为信仰作见证。将教会与社会分割的属灵与属世(即圣与俗)二元分法的二元论使信仰抽象、孤立、空灵。如长期用此二元分法,将会使教会与世隔绝,孤芳自赏,乃至失去生命力,枯萎。神学就是要纠偏,引导信徒的家庭、职业、社会公共、生活伦理,给人生以指导作用,活出信仰及其生命。故神学不仅回应福音事工,而且还要回应人生和各种社会事件及其过程。当然,面对现实,于瞬息万变的处境中,也应注意到和懂得社会变化的动机、过程、规律、轨迹及模式等,我们要认同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不能与社会、教会的具体处境断裂,并要参与到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从中服务社众,作见证。这也是神学对我们的要求。
  从历史上看,当神学在面临现实、挑战的教会前沿地带时是最具活泼的生机,它会回应、反省、展开辩证思维思考,诠释,给予指导、处理、应对。例如,当南欧受到日耳曼蛮族入侵时,正是那些刚接触福音不久,或根本从来没有听过福音的人们的地区,成为神学思想活动最有创新活力的舞台。冈察雷斯说:“恰恰相反,只有当福音在传讲过程中,遇到各种挑战,为要作新的有效的见证,要把基督教的最基本的问题,作活泼的见证和有说服力的陈述,这样才具有一种迫切性、生命力和创造力”。①当神学与现实结合时是有血有肉,有理有据,充满应用的活力,并使人们面对社会、处境和教会实际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神学是超越的,又是屈尊的;神学是抽象的,又是实际的。神学与现实距离越缩小,我们与教会和社会的距离也会越拉近,同时神学的影响力会越大,由此被促进的教会生命力会越强。

  2、教会发展与神学

  教会发展与神学的关系可自此略见一斑:从神学高度俯瞰神学教育,再从神学教育到教会,然后从教会到社会。如果教会不能走进社会,表明神学教育的欠缺。因神学教育反映出神学及其质量,其中包含处理理性与启示、教会与社会的关系等。在神学从未真正发展起来的情况下,真正的教会复兴和发展只是纸上谈兵。教会需要有影响力的神学。如果没有神学,教会发展将受到影响和限制。但教会事工不能代替神学思考。不是说事工越多,就越不需要神学思考了,反而就越需要神学思考和反省。所以在今天教会事工日益增多和发展的情形下,不能不说事工应与神学很好地结合,更要加强神学思考、反省和教会事工及问题研究。如教会数量与质量、信徒素质、羊群的心灵需要和牧养、基督徒学者群体、神学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神学思想建设和神学课题研究、职业道德及修养、教会议事程序和决策、灵修与教牧领导、制度建设和教会行政管理、异端和邪教、教会的交往及其规范、三自原则及教会组织建设、教会灵性水平和学术水平、宗教之间的对话及教会在国际上的对话、教会关怀及教牧辅导、教会出版事业及信息网络管理、教会与社会和文化、教会与本色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等。事工上百废待举,研究上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坐等别人研究我们,我们应加强自身思考、研究和建设。
  神学就是教会在思考。丁光训主教给神学下的这个通俗定义一语道出了神学与教会的密切关系,反映出神学与教会问题的关联。教会存在并承载问题、困难,不足为奇,按神正论,可藉着问题实现自己,成就上帝的意志。神学就是对教会问题的思考,指导教会对待和解决问题,使今日神学思想建设走向具体和深入,使教会走向健康发展。

  3、神学与社会责任

  我们对神学与社会责任的问题也不能等闲视之。随着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城市化的日益发展,综合国力的强大,教会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增长,但伴随着的各种需要量非常之大,如牧人、义工等迫切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加强神学培训,因此神学教育工作不得不提到议事日程,成为重要一环。神学教育目的是培养教牧人员、教会领袖、教师、研究人才。他们与教会和社会关系是密切的。如果把神学教育封闭起来,视野和胸怀狭窄,乃至割断社会,那反而限制和损害自己。我们要处理圣经、神学与神学教育、社会责任的关系。我们需培养学生对圣经和神学的应用观、全面看问题的辩证神学思维、对现实和处境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社会问题和国际问题的博大关怀意识和中国基督徒应有的人文精神,切实处理好处境化与国际性、神学院与教会、教会与社会等方面的平衡关系。神学教育所培育的学生不仅具有教会责任,服侍教会,而且还应有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关怀社会大众。他们既是教会的栋梁,也应是社会的有用之才。教会与社会相辅相成,尤其是教会对人们的心灵关怀应是教会的强项,要给予关爱,而且教牧辅导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我们不应该使教会与社会对立,而应该将它们统一起来,产生互动,使教会与社会互相促进,相互影响,相得益彰。我们需要走进中国社会,使教会融入社会,与今天的时代和社会相适应,找到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中的道德价值,树立其应有的形象和地位。不可否认,基督教在中国优越的人伦文化、稳定和谐的社会和环境里成长是颇为有利的,并且我们已经享受了中国的社会给我们带来的诸多好处,尤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给我们极好的条件和环境、丰富的生活和宽舒的氛围,中国基督教也取得了极好的成果,我们有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要用行动去实践基督教的爱,服务社会和众人。
  从香港基督教会来看,其社会服务发挥了社会稳定的作用,这种制度化的稳定机制有助于香港繁荣稳定,有助于香港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社会团结和融合及其共生共存,形成教会与香港社会相互促进与双赢的局面。香港基督教会及其社会服务发展的经验证明:多元化和开放本身就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创新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并说明基督教会的社会关怀和参与意识,其社会服务“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社会定位”。②这种经验对中国大陆的教会值得参考和借鉴。中国教会的社会服务也在加强,如果再进一步拓展领域和范围,发展援助与合作,并注重多元化、专业化、本土化、社会化、现代化,将对教会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4、神学与生活情景和信仰经验

  如果神学与生活情景和信仰经验间隔会威胁神学本身的正当性。神学把人引向祷告敬拜,从而进入“我与你”的关系性层面,不是停留在表面上。在神的话语中会遇到位格性的“你”(神)与“我”。神学发问会伴随着主体的信仰告白。正当主在诘问门徒时说,人说人子是谁?这是客观的提问,而主观的提问则是:“你们说我是谁?”(太16:15)并且彼得作出了明确回答:“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太16:16)主为我们展示了一条正确的神学路线和方向,他所超越的是法利赛人的虚假冰冷的神学。我们在与他的关系中要认识他是怎样,对我们的心意如何。今天我们需要与他建立位格性的关系即“我与你”的关系。
  神学不能从信仰中缺席。有的人对神学是一种看客心态,使得神的话语以及基督教信仰的文化、历史、道德、神学,神的百姓、社会责任与我们毫不相干。我们应重视神学及其与信仰的关系,并养成神学思考的习惯。我们不能因神学忘掉事工,也不能因事工忘掉神学。无论在教会事工上,还是在神学院,都不能忽略神学。神学是要诠释和反思信仰,更好地服务教会,促进和深化灵命。
  神学与灵****息相关。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所以神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认识神,更好地阐释信仰,指示人宣讲、理解和持守信仰,经历主,增长灵命及其经验,更好地践行,作见证,在今天这个时代学主那样生活,活出主的样式和生命。神学是要思考、阐发和开掘圣经,告诉人在不同的情境和处境用适合自己的方式亲近神,与神建立关系。神学不是要脱离生活,而是与信仰、生活密切联系着的,它是要人在这个世界聆听——返回神——回应人的需要。

  5、神学的重新定位及其影响力

  神学需要重新定位,通过不停地诠释圣经让神学合乎圣经。神学是根据圣经寻回自己的定位,这种努力带来信仰动力和社会影响。教会要倾力于神的话语,让圣经中神的事件成为我们信仰事件,以使我们不能丧失神的话语能力。同时神学不能脱离时代、处境、生活及其功能和应用,当去竭力释放其对教会的影响力。
  做神学研究需要四种元素:经典、传统、理性、经验。它们缺一不可。建立中国自己的神学也需要它们。神学不能失去学术性和科学性。
  神学是思辨的理论,也是沟通的学问。现代化、城市化迫使中国教会的神学也必成为对话的神学,我们的神学教育也应培养传道人有与世界对话的能力。神学与社会、不同心灵、视野、意识形态、传统及其它宗教等展开对话。
  神学是否就是神学院的专属东西?神学的作用是否纯粹被动地解释神?二十世纪德国神学家莫尔特曼(JurgenMoltmann)认为,神学应当进入公共领域,与社会其他范畴产生互动对话,和现世处境结合。莫尔特曼的神学正可启迪我们,摆脱神学私人化的窠臼,认同人民,从而不致空洞地表达基督的怜悯,透过神学更落实地参与神在世界中的工作,与社会、文化相遇,去爱人,服务社会。一个进入与世界、社会对话的教会,本身就是一个对话性的教会。教会在对话中也会发现真理。因此中国教会还有对话任务。颇有意义的是,2008年9月中国中青年宗教领袖访问美国进行国际上的宗教对话与交流,是很成功的。参加此访问的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认为中国基督教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基督教与其它宗教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对话与合作。③这次代表团成员来自不同宗教团体,信仰完全不同,但大家都能互相接纳,和睦相处,并对美国政要、宗教学者与领袖等有交流和对话,对任何挑战性的问题都能坦然应答。代表团访问了不同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场所及组织,参观了一些学术机构及智库机构并座谈,对美国的宗教有了初步了解,建立了理解与信任,促进了中美多宗教之间友谊与新发展。所以,我们除了在国内增进宗教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对话外,还需要进一步在国际上加强同外国的其它宗教对话。
  总之,神学到底应做什么?它的功能有哪些?神学的功能应是:用当代语言宣讲和理解、解释圣经,注重时代和处境,纠正偏差或错误,关心信仰经验和生命,引向合一和生活伦理,思考、探索、反省,对话和应用,指导和推动教会,具有深化信仰作用、文化功能、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哲学思维和指导实践作用等。毋庸讳言,今天神学迫切需要发挥它的功能。如果发挥了它的诸多功能,也就更能有助于今天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关键是怎样才发挥它?这需要我们先对它及其功能有很好地认识,然后在实践中去努力应用它的原理和理论,使神学与现实、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思考,并将神学成果转化为我们的讲台信息和实践,以加强它在教会中的强大影响力,促使教会规范、健康发展。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特别需要先多认识神学和它的功能及其重要性,消除对它的偏见和误解乃至冷漠,扭转有的信徒对神学轻视或忽略的现象。
  神学是崇高和圣洁的,是富有活力的。神学的任务是在不同时代诠释真理。我们要使基督教与中国相结合,使基督教与今天中国社会相适应,在处境中实践使命,用神学指导思考和处理教会问题,牧养教会,办好教会。教会需要神学,神学功能需要大力发挥,以更深入细致地推进神学思想建设。

  注释

  ① 胡斯都.L.冈察雷斯:《原作者为汉语译本所作的序》,《基督教思想史》,陈泽民等译,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出版,2002年,第ⅰ-ⅱ页。
  ② 刘继同:《香港基督教会社会服务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功能》,卓新平、萨耶尔主编:《基督宗教与当代社会》,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241页。
  ③ 高峰等:《多宗教信仰的对话与交流――中青年宗教领袖访美之旅》,《中国宗教》,北京,2008年第10期, 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