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督教社会服务的几个准则
◆美国 朱晓陵
近年来,中国基督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带领着全国各省、市基层教会对于基督教的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参与社会服务的教会和信徒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在整个中国社会的大家庭里,基督徒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事业,尤其是对于弱势群体的关爱,对于边远地区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的支持,以及通过爱心传递对于灾区群众的义不容辞的义务,使得中国基督教这样的一个信仰群体更加深入地融入中国社会,对于社会的进步,发挥着积极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自2000年担美国加拿大基督会和美国联合基督教会东亚太平洋地区执行干事以来,本人在中国,与包括中国教会在内的亚太地区兄弟教会和机构、学校等携手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这里愿意将粗浅的体会和各位分享,彼此借鉴勉励。
无条件的爱是基督教社会服务的原动力
希腊文αγαπη音Agape意为:上帝的爱是一种没有条件的爱。爱到什么程度呢?爱到为拯救世界上罪人,将自己的独生子献在十字架上,受死,复活。我想,今天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做到这样。
因为基督的爱是无条件的爱,所以基督教所提倡的爱也应当是没有条件的爱。爱人应当不分贫富,不分社会阶层,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不分人生发展阶段,无论老人还是孩童。120年前,我们派遣马林医生(Dr.William Edward Macklin)来南京,创建了基督医院(现在的南京鼓楼医院)他为医院定下了“王子与乞丐同等”的准则,不以贵贱作为分水岭,不以社会地位作为舍取的标准。基督教的社会服务工作应该面向所有人,那种“基督徒只服务于基督徒”,“我为你服务,为的是你也选择和我一样的信仰和信仰方法去信耶稣基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多年来,教会内外对于基督教的社会服务有两种看法:教会外有人认为:基督教的社会服务是籍着社会服务,扩大宗教影响,所以要尽量限制教会的社会服务;教会内有人认为,“社会服务的目的是,增加信徒人数是社会服务的宗旨”。这两种对立思维使得基督教的社会服务受到制约。在基督徒的信仰里面,爱是原动力。爱人、关怀他人是基督徒对人类社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无条件”也应当包括不带有传教为目的的社会公益活动。也就是说,社会服务不应当带有拓展宗教信仰的条件。那种“一手拿面包,一手拿《圣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你要面包吗?那你就要接受我的信仰”这是一种带有条件的社会服务。这种做法往往是希望别人和我们一样去信耶稣,用我们的信仰方式去信耶稣,要求别人接受和实践我们信仰的路径。这就是一种条件。它会使受助者心有余悸。耶稣说:“施比受更为有福”2,我们还要理解“受比施更难”。要想把社会服务工作拓展到世界上所有的角落,就当发光做盐。做光是照亮别人燃尽自己;做盐是在让别人品尝中融化自己。你做到了,别人是能够看到和品尝到,无需自己多说。至于如何信耶稣,何时信耶稣?是由上帝与每一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定,每个人信耶稣都有自己的路径和时候,不是任何人可以安排得了的。
只有心怀无条件的爱,才能避免功利主义。“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哪些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3这不是说做对人类有益的事情,要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去做。应当在社会公益活动中,不挂横幅,不打标语,不彰显自己,不受功利主义的影响,社会服务不是把“好事”在一周里做完的运动,而是常态化、经常性的责任,在这样的活动中,不去谋求为自己建造“巴别塔”。一个意念:让有需要的人没有负担地受益,让贫穷的人过上好日子。4
基督徒在社会服务工作要有忘我舍己的精神
《约翰福音》3章16节:“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神爱世人爱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呢?爱到了把自己的独生子都献出去的程度,这是舍己爱人。
忘我舍己是基督教信仰中的重要的美德,self-sacrifice是上帝和耶稣基督达到无条件的爱的一个路径。为罪人都可以自己去上十字架,都可以把自己的独生子献在十字架上,这样的舍己,常人是做不出来的。基督教徒在社会服务中如何去走这一条窄路,值得探讨。
美国医生阿尔伯特?史德文(Albert Shelton,1875-1922)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医学院一毕业,就受美国加拿大基督会(Disciples of Christ)的派遣,辗转万里,于1904年带着太太来到打箭炉(今四川康定)行医,最早将西医传入康藏地区(1938-1955年在此建立西康省,现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他的两个女儿均出生在当地。1908年到达巴塘,为当地医疗卫生做出突出贡献,其事迹至今在巴塘广为流传。1908年7月迁往巴塘,建立了当地第一个西医诊所和医院,他是当时在康区行医时间最长、最为著名的西医医生,他所创建有50张床位的华西医院在当时康区是规模最大和影响最大的教会医院。为了介绍西医,他常常露天手术,供人观看医治过程。1906年史德文赴巴塘考察并提供医疗救治,他为此记述道:“当地人了解到我们可以进行医疗和外科手术后,我们在逗留的两三天里则简直忙个不停,为其治疗旧伤和各种疾病。”5从其记述中也可见当地疫病肆虐、无现代医疗设施、人们饱受病痛折磨的惨状和社会现实:“我们在巴塘恰遇一种极可怕的痢疾。对我来说,遇到这种病至今都是罕见的。它并不立即要人的命,而是使人渐渐衰弱。我们见到一些患者仅剩下皮包骨头。他们躺在充斥着恶臭、不断排出的大小粪便上。无人意识到为其挪动一下位置十分重要,而病人自身则无法动弹。挪动病人之需和人们的无知强烈震撼着我们。”6史德文在自己的身上做试验,成功生产出疟疾疫苗,救治了许多藏民。
1917-1918间,清末赵尔丰主政川边时,训练的军队称为边军,其数年间骁勇善战。1917年秋,因边军对越过习惯上的康(康区)、藏(拉萨地方政府管辖的西藏地区)边界割草的西藏地方军队的士兵处置不当,康藏陡起冲突。边军不敌,节节败退,失八营,亡两千士兵。1918年3-5月史德文受边军驻巴塘统领刘赞廷之遣赴江卡了解和谈的可能性。史促成了刘赞廷5月赴江卡与藏方营官色新巴(Zas Zhim Pa)达成临时停战一个月协议。其后,史德文又受藏军昌都总管兼任藏军统领噶伦喇嘛的邀请赴昌都治疗汉、藏伤兵,成为当时沟通双方的唯一桥梁,为弥和汉藏关系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7
1922年,史德文在前往西藏芒康会见西藏地方头领商议到拉萨开办医院、为西藏培养50-60名藏族青年医生之事,途中因时局突变,未能抵达便返回,在巴塘附近遭劫匪袭击身亡,时年47岁。在当地教会和藏民为他举办的葬礼上有这样一副对联:“舍己救人爱人过于爱己;立身行道灭道即是灭身。”史德文大夫带到康藏地区的是许多蔬菜、果树和植物的良种、最早的西医和宗教对话,他带领积极发展农业畜牧业,维护了汉藏民族之间和平。史德文没有自己的个人目的,甚至不是以传教为目的,但是他发挥了光和盐的作用。在他的墓碑上刻有这样的经文:“非以役人乃役于人”(To serve,not to be served.)8,我来是服务于人,而不是要人服侍的。在一百多年前,史德文涉足万里,来到贫穷边远地区,不要说过去,就是现在,要一个内地的人自觉自愿地长期在那里工作几十年,也是非常非常难能可贵的。
1937年底至1938年初,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当时我们派在南京金陵大学任教的Dr.Searle Bates(贝兹博士),Dr.Lewis Smythe(史密斯博士),在金陵女子大学任教务长的Ms.Minnie Vautrin(魏特琳女士),以及在南京鼓楼医院工作的Ms.Grace Bauer(包恩典女士),不顾自己的安危,拒绝回美国避险,冒死领导和参与了创建南京国际安全区的工作,保护了250,000中国人的生命,使得数以千计的妇女和女学生免遭日本兵的凌辱。抗战胜利后,Searle Bates博士出席远东军事法庭,为中国人民作证,揭露了日本军队在南京的灭绝人寰的罪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感人事迹陈列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
2012年11月我代表美国加拿大基督会向纪念馆捐赠了Searle Bates博士在1938年1月10日(大屠杀期间)给基督会总部签发的一封揭露日本军队在南京的暴行的打字原件。我们的档案馆有几十箱资料,尚无人问津。今年四月,我邀请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研究人员来美,在基督会档案馆收集更多的历史资料。双方商定,我们将协助大屠杀纪念馆明年在美国巡展,弘扬为他人献身精神。
去年12月,我们协助邀请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和夫人来南京参加南京鼓楼医院120周年庆典,到南京的当天,他去大屠杀纪念馆参观,并在第二天的周年庆典上感言:“昨天,我怀着沉痛的心情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悼念那些在75年前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逝去的生命,我不禁唏嘘不已。更为那些传教士在那段可怕的岁月中与南京人民共赴患难的精神深深打动他们对中国所做出的美好的贡献,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心。我相信,这同时也展现了基督教的基本要道——服务他人。”9
————————————————————
1朱晓陵博士现任美国加拿大基督会和美国联合基督教会世界事工部东亚太平洋地区执行干事。这是2013年5月26-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与河南省周口市基督教两会在河南周口市举办的社会服务与宗教在地化暨第七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上的发言。
2《使徒行传》20章35节,“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本文《圣经》章节选自《和合本》。
3《马太福音》6章2至3节。
4《创世记》第11章。
5Albert Shelton:Pioneering in Tibet:APersonal Recordof Lifeand Experience in Mission Fields,p.46.
6 Albert Shelton: Pioneering in Tibet:A Personal Record of Life and Experience in
7赵艾东:《美国传教士史德文在1917-1918年康藏纠纷中的活动与角色》,《西藏研究》2008年第6期,第71-79页。
8《马可福音》10章45节,“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9选自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南京鼓楼医院12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Yesterday, I was overwhelmed with emotion as we visited the memorial to the people who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terrible massacre 75 year ago. But I was also overwhelmed with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are that Christian missionaries gave to the people of Nanjing during this terrible event.This was a time of demonstra? tion of the wonderful contribution that medical missionaries have made to China down to the ages. I believe that this is a time also to point out that the essence of Christianity is service to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