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基督教网!
教史回眸 您的位置: 主页 > 文章集萃 > 教史回眸 > 详情 
金陵神学院第一位中国籍教员——陈金镛先生(上)
2015-04-30  作者:南京 严锡禹 内容来源:本站编辑 返回列表

  

    金陵协和神学院至今仍在出版一份院刊,名为《金陵神学志》。不少人误以为该刊创办于1953年,其实《金陵神学志》的出版,始于1914年,至今已近百年。该刊创办时名为《神学志》,1927年北伐军在南京制造震惊中外的“宁案”,迫使外国侨民大量撤离长江流域,金陵神学院停课,《神学志》也被迫停刊。1932年,《神学志》随着金陵神学院的恢复而复刊,更名为《金陵神学志》。1942年,因抗日战争局势紧张,再度停刊。1947年复刊,至1950年停刊。
  由于历史的原因,1952年,由华东11所神学院校联合而成的金陵协和神学院,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一般不主张新的神学院与金陵神学院有任何连续的关系。因此,对于1953年再度出版的神学志,也被认为是新创办的。此时出版的神学志名为《金陵协和神学志》,到1957年停刊时,共出版了七期。1984年,随着金陵协和神学院的恢复,再次复刊,名字仍然延用《金陵协和神学志》。1986年又更名为《金陵神学志》,直至今天。为行文方便,本文除特殊情况外,一概采用《金陵神学志》。
  尽管这份院刊曾几易其名,并因各种原因,曾于1927年至1932年、1942年至1947年、1950年至1953年、和1958年至1984年四度长时间停刊,但它总是与金陵神学院(今金陵协和神学院)风雨同舟,见证了金陵神学院百年历史。抚今追昔,作为今天在职的一位金陵协和神学院教师,不能忘记那些开创了此项事业的中西有识之士,本文所介绍的正是这样一位开创者:陈金镛。对于今天的中国基督教界和学术界来说,他的名字或许已经非常陌生,但仅就其创办《神学志》、以及后来在广学会任编辑这两件事而言,我们就不能视之为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及文字出版工作方面可有可无的人物。
  有鉴于此,2007年到2009年,笔者曾指导金陵协和神学院的一位研究生,以陈金镛为题展开研究,并写成硕士学位论文《陈金镛先生研究》。论文写作期间,作者得到陈金镛后人的大力支持,提供了一些珍贵资料。这篇论文对陈金镛作了一个综述性的介绍,具有开创意义,为后续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陈金镛大约于1888年起为中国基督教会服务,到1938去世,主要从事两项工作,一是神学教育,一是文字出版。这两项工作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本文主要介绍陈金镛任教于金陵神学院,及在此工作期间的文字工作,以创办《神学志》为核心。

  二

  关于陈金镛的生平,笔者要先引用陈金镛幼子陈梦熊的一段概述。陈梦熊曾至信笔者的研究生,将其父生平分为五个时期:
  父亲的一生,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童年及青年时代(1869-1894),主要是求学时代;(2)宁波时代,崇信学校及崇德女校担任教师并兼任校长(1894-1907);(3)南京时代(1907-1919),主要是在金陵神学院任职;(4)上海时代(1919-1930),主要在广学会任职;(5)晚年病休时期(1930-1938)。
  这个划分除个别时间有误外,大体不差。
  陈金镛,字敂应,浙江上虞县人,自称“上虞百官陈金镛”。同治八年(1869年)4月21日午时出生于上虞百官镇,父亲陈玉兰,母亲钱氏。母亲是上虞曹娥镇人。当时,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已在曹娥镇传教,陈金镛外祖母信教。传教士在曹娥镇开办了教会启蒙学校,招收当地学生。当地人对西洋人心存疑虑,送子女上学者寥寥。陈金镛父亲虽不信教,但比较开明,不相信关于西洋人的各种负面传闻,愿意接纳传教士,将七岁儿子送到曹娥镇外祖母处,入读教会学校。外祖母对此非常高兴,嘱咐陈金镛说:“你能学到你的先生做一个传道人,我愿已足。”
  据陈金镛自述,他在此学习时间不长,学习的主要内容与基督教密切相关,其中他印象比较深的是:真理三字经和耶稣问答书。为了鼓励学生学习,传教士往往用给钱或送月报为奖励,要求学生顺利阅读。陈金镛喜欢月报,因此学习比较刻苦。他通过阅读月报,获得了不少知识,自己提到的有关于单峰骆驼与双峰骆驼的区别等。这是陈金镛接触现代报刊的开始,或许对他日后热衷编辑工作形成重要影响。
  在曹娥镇的学习断断续续进行了两年,陈金镛九岁那年冬天,父亲陈玉兰病世,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到家中。幸好业师、传教士杜秉绅看好陈金镛,以为可造之才,反复劝说陈金镛外祖母,希望送孩子到杭州育英义塾就读。当时,陈金镛年仅11岁,外祖母不忍让他到二百里外的杭州求学。但在杜秉绅坚持下,外祖母最终同意请舅舅亲自送往杭州。
  杭州育英义塾是之江大学的前身,1844年创办于宁波,1867年迁至杭州继续办学。1880年9月,育英义塾迎来该校早期历史上最重要的校长之一裘德生(JuniusH.Judson)。裘德生的主要贡献在于,将原先私塾性质的学校改造为现代意义上的高中,增加了哲学、代数、几何、历史、地理等课程,学校也更名为育英书院。大概就是在裘德生掌校前后,陈金镛来到这所学校。他后来曾回忆说:“鄙人在十一岁那年,承杜秉绅业师的介绍,求学于杭州育英义塾,嗣改为育英书院,又改为之江大学,今称为之江文学院。”陈金镛在育英书院读书九年,自认为最大的收获在写作和圣经两门,为他日后服务于基督教会打下了比较厚实的基础。
  就读期间,在杜秉绅的持续影响下,陈金镛于16岁那年受洗加入教会,成为有资格领受圣餐的正式信徒。1888年,陈金镛19岁,终于获准毕业。毕业之际校长问他打算,想推荐他去山东继续求学,但陈金镛出于多方考虑,表示愿意传道。1888年至1894年间,陈金镛的工作和生活都不十分稳定,主要从事传教和教书。由于他没有受过正式的神学训练,因此一面工作,一面自学神学。1894年,陈金镛获准前往宁波教会学校任教,此后才算是安定下来。
  陈金镛到达南京的时间是1906年,而不是陈梦熊所说的1907年。1906年,在江浙一带传教的美国南北长老会达成一致,将各自所办的不同形式的神学院联合起来,在南京创建长老宗联合圣道书院(ThePresbyterianUnionTheologicalSeminary),培养传道人才,这是金陵神学院最重要的前身之一。1906年10月5日,联合圣道书院正式开学,共有34名学生入读,其中包括10名神学正科学生,24名圣经科学生。陈金镛可能就是第一届正科学生之一,因为在1908年首届正科毕业生名录中有他的名字。据陈金镛自己介绍,他在圣道书院,是“半教半读”,兼有教员和学生双重身份。
  作者有感及此,于二十三年之前,苦无神学之可就,乃请命于教会当局,准余自修自觉,“行道旨味车”一卷,即作者自修中之成绩品也。越二载,南京圣道书院开创,院长甘路德博士,函聘作者任汉文教授,遂毅然决然,舍优美之地位,愿半教半读,而就圣道书院焉。是年,神学生寥若晨星,且程度亦不高,及年冬,圣道书院特授作者以教师文凭,举行典礼,时作者曾演讲一题为“传道人才之亟要”。1908年,作者即任为圣道书院之正式教授,由是而奔走江浙皖赣鲁直等省之大中各学校,宣传立志传道为学生择业中之最高职业。
  1908年,陈金镛从圣道书院毕业,留校任教,成为金陵神学院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教员。到1910年,联合圣道书院与美以美会圣道馆(TheFowlerSchoolofTheology)、基督会圣经学校(Disciple’sBibleCollegeandTrainingSchool)联合组建金陵神学院前夕,圣道书院共有教师4人,三位美国人:戴维斯(JohnW.Davis)、甘路德(JoshuaCrowelGarritt)、司徒雷登(JohnLeightonStuart),一位中国人:陈金镛。
  1919年,由于金陵神学院内部的人事矛盾,迫使陈金镛离开南京,前往上海广学会就职。在1919年出版的《神学志》第五卷第四期中,陈金镛有些愤愤不平地写道:“鄙人于1906年冬,承长老会金陵圣道书院董事部之聘请,来任教席。其后改组金陵神学,继续蝉联,迄今十有三年。”
  陈金镛在广学会任编辑期间,除了担任繁重的编辑任务外,还常常奔走各地,发表演讲。1930年从广学会退休,1938年去世,遗体葬在今上海虹桥公墓。文革期间,墓地被毁。家人于1997年在上虞老家兴建墓碑,以示纪念。
  先父陈公金镛,字敂应,上虞百官镇小桃园人,先母蔡氏灵恩,鄞县江北岸人,皆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先父1887年毕业于杭州育英书院,曾任宁波崇德女校教师、崇信学校教师、校长,原南京金陵神学院教授、院长(提调),上海广学会书局主任编辑等职。一生倡导中国基督教会的自立运动,著述甚丰,为著名的教育家和神学家,养育子女十人,都受到高等教育,主要从事文教科技事业,其中梦家为著名古文字家学,梦熊为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对社会均有所贡献。父母及部分已故子女原葬于上海虹桥公墓,文革期间墓地被毁,特在原籍立此纪念碑以志纪念。
  一九九七年十月建立
  二零零九年伍月重建
  (未完待续)

本文原载于《陕西基督教》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