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林前5:1–13
保罗听说哥林多教会有人与继母发生乱伦(林前5:1)。摩西律法严厉禁止以色列人与继母发生性关系,比如:“不可露你继母的下体”(利18:8);“与继母行淫的,必受咒诅”(申27:20);与继母行淫的,二人都要被处死(利20:11)。乱伦违犯了上帝对以色列民的要求,具体是违犯了十诫中的第七条诫命(出20:14;申5:18)。上帝的子民要谨守律例、典章,过分别为圣的生活,而不是随从周边异族的习俗(利18:1–5)。然而,哥林多教会竟然有人犯乱伦的罪,其恶劣程度远甚于在他们周围生活的外邦人,“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林前5:1)。而且,对于乱伦的事,哥林多教会并不感到羞耻和哀痛,也没有及时地采取惩处措施,“把行这事的人从他们中间赶出去”(林前5:2)。他们不仅没有这样做,还自高自大。保罗责备哥林多教会不为信徒犯罪而感到难过和伤痛。在《旧约》中,为人的犯罪而感到忧伤的例子很多,比如:以斯拉为被掳归回之人所犯的罪,心里悲伤,不吃饭,也不喝水(拉10:6)。哥林多信徒的道德生活堕落到如此严重的地步,教会竟然还无动于衷,实在令人震惊和不解。上帝的教会不可姑息罪恶,而应痛恨罪恶。犯罪的人,应当彻底悔改。教会要对犯严重罪的人采取必要的惩处措施,而不是漠视不管。
一、应当惩罚乱伦的人(5:3–5a)
保罗写《哥林多前书》时身在以弗所,但心系哥林多教会,空间距离无法阻隔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惦念与牵挂,他的心与哥林多教会同在,如他所言:“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林前5:4)。保罗和哥林多信徒同属于一位圣灵。上帝的儿女都是肢体。哥林多信徒是保罗在基督耶稣里用福音所生的(林前4:15)。保罗将哥林多教会放在自己的心上。哥林多信徒成为保罗的心上人。保罗也称阿尼西母为心上人(门12)。对于哥林多教会出现乱伦的事,保罗已经决定该怎么做了,“已经判断了行这事的人”(林前5:3)。保罗要求哥林多教会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林前5:5a)。“交给撒但”这个短语在《新约》中只出现过两次,除此之外,还出现在《提摩太前书》1章20节。在那里,保罗运用使徒权柄对付传异端的人和故意敌挡上帝的人。保罗告诉提摩太,他已经将许米乃和亚历山大交给撒但,使他们受责罚。这个短语的具体意思不太容易确定,可能指一种惩处措施,就是将乱伦的人赶出教会。人一旦离开了教会,就落入撒但的国度(路4:5–6;弗2:2;约壹5:19)。保罗希望哥林多教会中那个乱伦的人肉体被撒但责罚后,能够幡然醒悟,离开罪恶。这样,他的灵魂就可以得救。
二、惩罚乱伦的人的目的(5: 5b–8)
保罗要求哥林多教会对乱伦的人采取惩处措施,可能哥林多教会感到不解:教会既然是爱的团契,为什么要将犯罪的信徒赶出教会?于是保罗说明了那样做的三个目的:第一,败坏他的肉体(林前5:5b);第二,使他的灵魂可以得救(林前5:5c);第三,避免影响整个教会的圣洁(林前5:6–8)。前两个是对乱伦的人而言,一个是惩罚,一个是矫正;第三个是对教会而言,使教会保持纯洁的特征,拥有圣洁的形象。
1.败坏他的肉体(5:5b)
将乱伦的人赶出教会的第一个理由是,让撒但来“败坏他的肉体”(林前5:5b)。“肉体”希腊文意为“有罪的天性”。这里可能指让这样的人属肉体的思想、行动自取灭亡。在《圣经》中,疾病有时是撒但工作的结果(伯2:7;路13:6)。尽管人身体上的疾病不一定都是源自罪(参约9:1–3),但当一个人的思想或意志被撒但完全控制时,往往会导致疾病缠身,甚至死亡,比如:耶稣的门徒加略人犹大因为撒但入了他的心,最终自缢身亡(徒1:15–19);亚拿尼亚和撒非喇欺哄圣灵,自取灭亡(徒5:1–10);以吕马混乱主道,双目失明(徒13:8–11)。
2.使他的灵魂可以得救(5: 5c)
将乱伦的人赶出教会的第二个理由是,“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林前5:5c)。执行教会纪律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使犯罪的人最终回归教会,使他的灵魂可以得救。将乱伦的人赶出教会,不是叫他永远沉沦,而是让他明白辖制他肉体势力的可怕性和犯罪结果的严重性,从而使他痛改前非。虽然撒但败坏犯罪之人的肉体,但他的灵魂还在,因此在主耶稣基督的日子,他的灵魂仍然可以得救。惩罚罪人的目的是矫正性的或恢复性的,而不是惩罚性的或报复性的。管教是上帝对他儿女的爱,“主所爱的,他必管教”(来12:6)。
3.避免影响整个教会的圣洁(5:6–8)
将乱伦的人赶出教会的第三个理由是,避免影响整个教会的圣洁。“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林前5:6),是一句很常见的谚语(太16:6,11–12;可8:15;路12:1;加5:9)。酵象征某种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蔓延开来的东西。这个短语也出现在《加拉太书》5章9节。在《圣经》中,酵通常象征罪恶(出12:15,13:7;太16:11–12)。酵,看似不起眼,但潜能很大,能使整团面都发起来。保罗用酵喻指罪恶的扩散和蔓延。哥林多教会如果不清除教会中的罪恶,将会导致整个教会的形象被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正如一点面酵能够使全团发起来。如果不将乱伦的人赶出教会,整个教会都会受到影响。为了纯洁教会,必须将罪恶革除净尽。上帝是圣洁的,上帝的教会不能容忍罪恶存在和蔓延。保罗在这里重申他在5章2至5节中纯洁教会的要求。
教会既然是无酵的面,就“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它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林前5:7)。“酵”和“羔羊的血”这两个象征性语言是来自以色列民的逾越节。上帝藉着羔羊的血(出12:3–7),将以色列民族从埃及拯救出来。保罗相信哥林多信徒知道这个历史。他将哥林多信徒隐喻为以色列民,将基督隐喻为逾越节的羔羊。上帝藉着逾越节的羔羊基督的血,将哥林多教会从哥林多城中分别出来。在逾越节的晚上,以色列民将旧酵除掉(出12:15,19),欢聚一起庆祝他们获得拯救。同样的,逾越节的羔羊基督被杀献祭了,教会已经蒙基督的宝血洗净,从罪中获得救赎。哥林多信徒既然已经蒙基督的救赎,就不可以仍然活在罪中(林前5:7–8),而要远离罪恶,行事与基督所赐的恩相称。教会要分别为圣,清除罪恶势力。只有纯洁的教会,才有能力为上帝做见证。对罪恶姑息容忍的教会,则是软弱无力的教会,也是没有见证的教会。
三、保罗重申惩罚乱伦的人(5: 9–13)
保罗指出,如果教会中有人名义上是基督徒,但实际上犯了淫乱的罪,对这样的人就“不可与他相交”(林前5:9)。“相交”希腊文意为“跟…同伙”,“跟…来往”。“不可与他相交”是指不可与他来往,不可与他为伍。不可与那些淫乱的人相交,免得在他的罪上有份,或者避免给人一种错觉,以为教会纵容罪恶,从而使教会的形象受损害。
“淫乱的,或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骂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这样的人不可与他相交,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林前5:11)。“相交”也就是“交往”。这个词在《新约》中共出现了3次,除了出现在《哥林多前书》6章9节和11节外,还出现在《帖撒罗尼迦后书》3章14节。在那里,保罗教导帖撒罗尼迦信徒,如果他们中间有人不听从他信上的教训,其他人便要记下他,不要和他交往,叫他自觉羞愧;但不要以他为仇人,要劝他如弟兄。
对于“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新约学者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不可与他们一起吃饭,即普通的吃饭。在新约时代,一同吃饭带有十分重要的社交含义,代表交往、团契和接纳。因此“与他吃饭”表示对他犯罪行为的认可和接纳;另一种是指不可与他们一起守圣餐,保罗在本书信中提到守圣餐的情形也与吃饭相连(林前11:21–22)。但无论如何,为了避免教会和福音遭到非议,保罗警戒哥林多教会要停止与这样的人来往。不仅不可与淫乱的人相交,也不可与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骂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人来往(林前5:11)。
“审判教外的人与我何干?教内的人岂不是你们审判的吗?至于外人,有上帝审判他们”(林前5:12–13)。保罗指出,审判教会以外的人并不是基督徒的责任。教会的责任是运用教会纪律管理信徒,惩治犯严重罪的信徒。至于教外的人,上帝会审判他。教会无需为之劳心费神。
“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林前5:13)。“那恶人”,指犯乱伦罪的人。犹太人恨恶和远离犯罪作恶的人(诗101:3–4),因此耶稣与罪人接触经常引起其他犹太人的非议(可2:13–17)。耶和华上帝要求以色列民要保持圣洁(申13:5,17:7,12,19:19,21:21,22:21,24:7),惩罚犯淫乱罪的人(申22:21,24)。同样的,教会也要保持纯洁,运用属灵权柄,执行教会纪律,惩治犯罪的人。对于乱伦的人,哥林多教会不但不可与他相交,而且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要与之划清界限,并将他赶出教会,“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教会是与上帝建立约关系的团体,属于上帝的,圣洁的。因此,对于罪恶的事情,教会要有壮士断腕的心志,果断地运用教会纪律进行惩戒,保持它的纯洁性,与它的身份相称。
本文转载自《陕西基督教》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