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基督教网!
讲章分享 您的位置: 主页 > 文章集萃 > 讲章分享 > 详情 
“主果然复活”
2020-08-05  作者:陕西 李世峥 内容来源:本站编辑发布 返回列表

经文:路2413-35

“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稣复活了”!(参可169)可是,他的门徒并不相信!就在耶稣复活的当天,“门徒中有两个人往一个村子去,这村子名叫以马忤斯,离耶路撒冷约有二十五里”。行路途中,两位门徒遇见了复活的耶稣,但因“眼睛迷糊”,他们没有认出他来。于是,他们便和耶稣一道,演绎了一个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经典故事。坎伯•摩根(Campbell Morgan)曾说:“主复活之后所发生的事件中,这个故事是最吸引我的一个。每一个人读到这个故事,都不能不相信,即使在复活的生命里,上帝仍然彰显出他的幽默来。他与这两个人周旋的方式实在充满温柔、优美的趣味。”

通过这次充满“趣味”的“周旋”,两位门徒认出了复活的耶稣,并且经历了复活的大能。故此,当耶路撒冷的门徒当众传出“主果然复活”的信息之时,他们立即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以下,让我们透过耶稣和两位门徒的“周旋”,来看耶稣如何改变他们。他们的经历,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定地相信,“主果然复活”!而我们若真的相信“主果然复活”,就必与那两位门徒一道经历上帝奇妙的改变! 

一、眼睛亮了

两位门徒“正谈论相问的时候,耶稣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可是,“他们的眼睛迷糊了,不认识他”。但在“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之后,“他们的眼睛明亮了”,接着,他们便“认出他来”!门徒从“眼睛迷糊”到“眼睛明亮”,这一奇妙的改变,来自基督复活的大能!

门徒的眼睛为什么“迷糊”?有人说,可能被伤心的泪水“迷糊”;有人说,可能被懵懂的头脑“迷糊”;也有人说,可能被刺眼的夕阳“迷糊”。到底哪种说法准确,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耶稣的影响下,“他们的眼睛明亮了”!对此,马太·亨利(Matthew Henry)有一段精彩的解读:“无论先前是什么妨碍了他们认出基督,现在都被除去了,雾已散尽,面纱已经揭开,他们确定无疑地知道那是他们的夫子。基督借着圣灵和恩典,让他子民的灵魂认出他。基督开启了他们的眼睛和心窍,让他们茅塞顿开,完成了他的工作。如果赐人启示的那位不赐人悟性,我们仍然处在黑暗之中。”

复活的基督,要使每一双“迷糊”的眼睛“明亮”起来!遇见基督之前,我们都“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参林后44),遇见基督,我们的眼睛就要从“迷糊”走向“明亮”。使徒保罗的一段祷告,特别提到了这一点:“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上帝,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参弗115-23

二、愁容没了

两位门徒行路时,“耶稣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接着又主动和他们搭话:“你们走路彼此谈论的是什么事呢?”听到耶稣说话,“他们就站住”,但此时的他们,“脸上带着愁容”。不过,根据故事的进展,他们的“愁容”很快便烟消云散了,这是复活的基督带给他们的又一样奇妙的改变!

门徒的脸上,为什么“带着愁容”?他们自己道出了原因:“就是拿撒勒人耶稣的事。他是个先知,在上帝和众百姓面前,说话行事都有大能。祭司长和我们的官府竟把他解去,定了死罪,钉在十字架上。但我们素来所盼望要赎以色列民的,就是他。不但如此,而且这事成就,现在已经三天了。”由此可见,他们的“愁容”,来自对耶稣的失望:他们指望他“赎以色列民”,但他却被“定了死罪,钉在十字架上”。对于《旧约圣经》反复预言的弥赛亚,犹太人一直以为他要从政治方面解救他们,但耶稣从来没有向他的门徒表露过这样的意思,而被“定了死罪”之后,门徒的希望更是彻底破灭,他们怎能不为此伤痛!威尔斯比(Warren W. Wiersbe)的分析十分到位:“他们根本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不信先知指着弥赛亚所写的一切话。这也是当时大部分犹太人的问题:他们视弥赛亚为征战的救赎主,却没有视他为受苦的仆人。他们读《旧约圣经》时,看见荣耀,却看不见苦难;看到冠冕,却看不到十字架。”故此,耶稣毫不留情地批评他们:“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吗?”接着,耶稣“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于是,门徒的“愁容”便迅速散去!

无论面对信仰,还是面对生活,我们都会有“脸上带着愁容”的时候,因为信心可能经历低谷,人生可能遭遇不测,但我们应当坚信,复活的耶稣必定除去我们的“愁容”!诗人告诉我们:“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参诗305-6)

“主果然复活”(图1)

三、信心足了

“认出”耶稣之后,两位门徒彼此说:“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吗?”《现代中文译本》译为:“他在路上向我们说话,给我们解释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不是像火一样地燃烧着吗?”在耶稣奇妙的影响下,两位门徒的信心不知不觉地充足起来!

耶稣被“定了死罪,钉在十字架上”,这个事让门徒深受打击,信心突然跌到了低谷,热情迅速降至了冰点。从两位门徒和耶稣的对话可知,他们已经听说过基督复活的消息:“我们中间有几个妇女使我们惊奇,她们清早到了坟墓那里,不见他的身体,就回来告诉我们说:‘看见了天使显现,说他活了。’又有我们的几个人往坟墓那里去,所遇见的,正如妇女们所说的,只是没有看见他。”先知的预言、空着的坟墓、妇女的证词,都是耶稣已经复活的有力证据,但门徒的信心依然软弱,情绪依然低落。不过,遇见耶稣之后,他们的心灵开始“像火一样地燃烧”,说明他们的信心不再软弱!

建立对基督的信心并不困难,但持守对基督的信心很不容易,因为我们的信仰常会遭受挑战,我们的生活常会遇到困境。对于一个成熟的基督徒而言,任何困难都不会使他完全丧失信心,但他的信心却可能因为遭受打击而跌入低谷,一蹶不振。故此,《希伯来书》的作者劝勉我们,应当“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参来314)。自感信心不足的时候,我们可以如此祈祷:“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参可914-29)时常亲近耶稣,我们的信心就也可以“像火一样地燃烧着”!

四、脚步快了

两位门徒“认出”了耶稣,但耶稣突然“不见了”。此时,“他们就立时起身回耶路撒冷去,正遇见十一个使徒和他们的同人聚集在一处,说:‘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两位门徒确信基督已经复活,所以便改变了行程,放快了脚步,“立时起身回耶路撒冷去”。他们成了福音的使者!

故事的开头告诉我们:“门徒中有两个人往一个村子去,这村子名叫以马忤斯,离耶路撒冷约有二十五里。”中间告诉我们:将近他们所去的村子,耶稣好像还要往前行,他们却强留他,说:‘时候晚了,日头已经平西了,请你同我们住下吧!’耶稣就进去,要同他们住下。”两位门徒为什么前往以马忤斯?我们无从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他们已经计划好当天住在村里。可是,“认出”耶稣之后,他们立即作出决定——迅速返回耶路撒冷。对于这个决定,莫理斯(Leon Morris)如此分析:“他们的直接反应是要告诉其他的信徒。他们似乎没有吃完那顿饭,因为他们立时就起身离去了。他们用时候已晚来强留耶稣,现在这个理由根本就对他们自己起不了什么作用。”两位门徒连夜赶回耶路撒冷,“正遇见十一个使徒和他们的同人聚集在一处,说:‘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两位门徒带回来的信息,有力地印证了十一使徒的见证,说明他们不辞辛劳的奔波没有白费!

真正经历基督之复活的大能,我们就会像两位门徒一样迫不及待地奔走相告,把这个好消息传递出去。让我们重温保罗的教导:“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如经上所记:‘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参罗1014-15

“主果然复活”(图2)

五、生命变了

听到“主果然复活”的消息,两位门徒没有表现出一丝惊讶,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也已经信了。这个时候,“两个人就把路上所遇见和擘饼的时候怎么被他们认出来的事,都述说了一遍。”那一刻,两位门徒融入到了包括十一使徒在内的“圣徒相通”的属灵团契,他们从此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遇见复活的耶稣之前,两位门徒的属灵生命如何?处世为人如何?与十一使徒关系如何?我们几乎一无所知,但有一点我们非常清楚:遇见复活的耶稣之后,他们与十一使徒有了共同的认信、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侍奉,这就表明他们在耶稣复活大能的影响下,属灵生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的这种改变,使得他们迅速地融入到了神圣的团契,从中体会团契的美好,经历生命的成长。巴克莱(William Barclay)说:“基督徒的荣耀,在于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具有相同体验的团契里。有人谓真正的友谊,只能够在大家可以分享一个共同的回忆的时候,才可以开始;这时可以彼此说:‘你记得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大团契里的一份子,彼此之间对主抱有共同的体验和共同的思忆。”

相信基督,我们就必须融入团契。基督徒的生命越是成熟,和教会的关系就越是密切。《以弗所书》告诉我们:“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上帝家里的人了。”(参弗219)在这个“家”里,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团契所带来的各样福分,但不能忘记“当怎样行”(参提前315)!

“基督果然复活”!就在他复活的当天,他那复活的大能改变了以马忤斯路上的两位门徒,他们眼睛亮了、愁容没了、信心足了、脚步快了、生命变了!今天,我们坚定地相信,基督复活的大能,同样会改变我们!亲爱的弟兄姊妹,你的眼睛是否“迷糊”?你的“愁容”是否常在?你的信心是否软弱?你的脚步是否迟缓?你的生命是否幼小?复活的基督就在你的身边,他愿意让你经历改变!

 本文转载自《陕西基督教》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