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战火纷飞、山河破碎。而在延安这个地方,可以说带来了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当时,在这里聚焦了一批批抗日救国的志士,进行复兴中华的理想,其中包括一个叫马可的人。
说起音乐家马可,大家可能有点陌生,有人形容他是歌红人不红的艺术家。他创作的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歌剧《白毛女》等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经典难忘的乐曲都出自他一人之手。他创作的经典歌曲一再被传唱,我们也有必要了解这位音乐奇才。
有人会问:“马可是音乐专业学校毕业吗?”答案是:“否”。根据资料,他于1935年9月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立志做化学家,以科学救国。他从未在音乐院校深造过,但化学专业的他最终却走上了音乐的道路,成为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可谓中国新音乐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担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主任、戏剧研究院音乐研究室主任,中国音乐学院成立后担任院长,兼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还任《人民音乐》杂志主编等。
马可于1918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一个基督徒家庭。他父亲以卖粥为生,后来,一所基督教医院让他的父亲去喂养奶牛,才使家境有了好转。为表达感激之情,父亲就给他起了带有基督教色彩的名字马可。{1}马可有个哥哥名叫路德,两个姐姐分别叫赐恩和受恩。马可5岁那年,不幸父亲病故。为了上学,他常随母亲去野外割草,再到集市上出售,以积攒学费。他从小就非常努力刻苦,爱好十分广泛。后来他在教会传道人的帮助下进入教会学校读书。因为马可父母信仰基督教的缘故,他曾在教会学校培心中学(即现在的徐州市第五中学)读书。上初中的时候,马可就参加了教会办的“唱诗班”唱赞美诗,乐曲多出自莫扎特、舒伯特等著名作曲家之手。唱诗班既锻炼了马可的歌喉,又培养了马可的乐感和节奏感。因此,马可的音乐启蒙就受到了来自民间和西方的双重熏陶。{2}
1935年9月,马可顺利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然而,“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使他不得不走出了实验室。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在河南大学参加了“怒吼歌咏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歌咏活动中。是年秋天,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率“上海抗敌救亡演剧二队”来到河南大学,马可与学生共唱革命歌曲。冼星海肯定并赞赏了马可的音乐才华和潜力。当年底,他参加了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第三队,积极教唱、传唱革命歌曲,鼓舞群众抗日热情,宣传抗日救亡运动。从此马可彻底走出实验室,踏上了音乐创作的专业道路。他放下学业,全身心投入到抗日救亡团体到乡下做流动宣传的工作。他在日记中写到:“我希望抗战的火线扩大到全国每一个角落,使我们在这大斗争中彻底洗刷,从头创造!”
1939年秋,在冼星海的鼓励、引导下,马可偕夫人杨蔚与一批爱国青年一道,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走进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在此担任乐理老师。在延安,马可非凡的音乐天赋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尤其是1942年5月30日,毛泽东亲临鲁艺,作了“文艺为工农兵大众”的重要讲话,毛主席给鲁艺的师生们讲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讲了文艺和人民的关系,讲了提高和普及的关系。马可创作的方向更加明确了,他们马上组织起综合演出队、鲁艺秧歌队,走进了“大鲁艺”的社会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艺术创作的素材。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的新秧歌运动中,他开始使用传统音乐元素来创作,创作了秧歌剧《夫妻识字》和歌曲《南泥湾》。在《南泥湾》中,他以明朗鲜明、优美抒情的音乐语言将我们引到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南泥湾,描绘出陕北江南的动人景象,赞颂三五九旅官兵把昔日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的“江南”。歌曲既洋溢着江南民歌的气质又蕴藏着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旋律质朴富有民族特色。
1945年他又和瞿维等合作,写出了中国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歌剧《白毛女》,这年,他刚刚27岁。{3}歌剧采取北方农民朴素生动的口语和富有民族风格的唱词,广泛吸取了河北、山西、陕西等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素材。《白毛女》还创造性地借鉴了西文歌剧的形式和经验,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处理,贴切地刻画了喜儿、杨白劳、黄世仁等富于个性的剧中人物形象。1945年春,《白毛女》在延安公演全程轰动,其巨大感召力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是空前的,它和《南泥湾》作为革命文艺的珍品被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这是中国延安时期首次使用西方歌剧的形式表达革命理想。
马可的音乐素养和他的人格与他在教会学校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当时的教会学校除具有传播信仰的功能外,还具有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中包括的文史哲、数理化、音体美等。当西方音乐在教育制度中被付诸实施时,西方音乐的传播范围从以教堂为主走向了广阔的社会。教会学校设立音乐教育打破了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对我国的音乐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著名歌唱家郭兰英说:“马可是一个高尚、善良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民族音乐事业。”
本文选自《陕西基督教》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