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基督教网!
教牧事工 您的位置: 主页 > 文章集萃 > 教牧事工 > 详情 
我与《陕西基督教》一起成长
2010-10-28  作者:李世峥 内容来源:本站编辑 返回列表

  《陕西基督教》创刊五周年了!五年来,承蒙上帝眷顾,这份杂志不断走向成熟,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好评。《陕西基督教》创刊之初,我就有幸成为该刊的编辑,这五年中,我看着《陕西基督教》茁壮成长。因此,《陕西基督教》创刊五周年之际,我想以该刊编辑的身份,说说我与《陕西基督教》的故事,谈谈《陕西基督教》对我的影响。
  2004年春夏之际的一天,还在榆林教会服侍的我,突然接到时任陕西省基督教两会副主席、副会长兼秘书长的王俊牧师的电话,告诉我省两会筹划已久的杂志已经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定名《陕西基督教》,由于会里人手有限,准备调我到编辑部工作,参与杂志的具体编辑工作。其时的我,不时在教会刊物发表文章,虽然对文字工作有一点基础,但担任编辑之职,自知不具这样的实力。因此,婉拒了王牧师的邀请。可是,王牧师却信任我的实力,坚持调我。当年9月份,王牧师专程从西安赶到榆林,与教会商谈调我到《陕西基督教》编辑部工作的事宜。国庆长假后,我来到省基督教两会工作,进入编辑部的办公室,开始筹划出版《陕西基督教》创刊号。2004年底,创刊号出版了,虽然这本杂志今天看来相当粗糙,但当时的我却无比激动,因为拿在手中的是自己亲手做出来的第一本杂志。《陕西基督教》创办时,系半年刊,一年只出版两期。2006年起,改为季刊,每年出版四期。自创刊以来,算上本期,《陕西基督教》已经出版了17期。回首过往的路程,无不彰显上帝的恩慈。
  五年来,《陕西基督教》不断成长,而作为编辑的我,也在这份杂志的影响下,不断成长。
  初到编辑部时,参与具体工作的,就我一人,从组稿到编辑,从排版到校对,杂志出版的每一个流程,我都参与其中。之前的我,在教会讲道、侍奉,突然“转型”做编辑,很不习惯。并且,对于编辑的工作,也很陌生,所以做起来很累。为了提高效率,只有现学现用,于是跑到书店,买了一摞有关的书籍,专心学习。五年下来,对于编辑工作越来越熟悉,对相关软件越来越自如。通过五年,我的“转型”基本完成,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收获。
  除了在编辑方面的收获,另一个较大的收获,就是在写作方面的操练。任何一份杂志的编辑,都会将为自己的杂志写稿,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缺少稿件的栏目,必须由编辑亲自操刀。作为《陕西基督教》的编辑,这几年没少基于这个原因写稿。以下,想以为“教史回眸专栏”撰稿为例。2006年初,编辑部收到一份稿件——《一代英才——王子元》,内容为教会历史,这篇文章很好,可惜杂志没有适合此文的栏目。于是,和编辑部领导商量,专门开一个栏目——“教史回眸”。文章刊出后,反响及好,读者鼓励我们把这个栏目一直办下去。我们开这个栏目时,只是想将其作为机动栏目,但读者的要求,使我们必须将此作为固定栏目。可是,问题来了,稿子在哪里呀?自《王子元》一文后,我们再没有收到该类题材的稿件,但栏目还得继续,怎么办?只有自己执笔了。于是,那一年剩下三期的“教史回眸”栏目,都是我写的。于是,就有了《冯玉祥将军的基督教情结》、《张学良将军的基督教信仰》、《沈子高在陕西纪事》。2007年开始,每年都能收到教会历史题材的稿件,但都不足四篇,于是我依然继续写这个栏目,这个栏目几乎成了我的专栏。截止2008年底,我已累计为该栏目写稿12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基督教史的资料奇缺,想要写好这类文章,搜集材料成了关键性的问题。记得在写《慈善家张子宜牧师》时,资料严重短缺,上网搜索时,得知咸阳市图书馆藏书中存有相关资料。于是,在一个周末,专程赶到咸阳,在咸阳教会朱建军牧师的帮助下,复印好了这些资料。回家的途中,那份喜悦难以言喻。写作这类稿件的初衷,只是为了添补栏目的空缺,但在无意中为自己积累了不少知识,并有效地锻炼了写作水平。
  这五年,我与《陕西基督教》一同成长。今后,《陕西基督教》一定会继续成长,我祈祷,自己能继续与他一起成长!


  原载于《陕西基督教》2009年第2期,作者系《陕西基督教》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