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离我家很近的地方住着一位老人。他很整洁,总是把衣服扎在腰间的皮带里,头发也很整齐,嘴角边也很难见到过有胡须。少不更事的我问大人:“他是个不长胡子的人吗?”大人们告诉我说,他天天刮胡子。
据别人相传,这老人年轻时杀过人,坐过牢,是十恶不赦的魔鬼级人物。可我们这些小孩子见了他,并没觉得他有可怕之处,反而觉得他热情又善良。老人常将房前屋后种的瓜果拿出来让我们这些孩子吃。有一次我放牛犯了困,牛进了他的菜地,把他种的菜蔬糟踏了一大片,在那个困难年月,菜地几乎是一个人的口粮。这事我无疑闯了大祸。没想到老人并没有训斥我,反倒把我的牛拉到草好的地方,帮我放了半晌。
从此以后我常去老人那去玩,除了吃东西,还因为他的院子扫得特别干净。我们这群孩子大一点后,老人就常给我们讲他自己的故事:他出身在一个很富裕的家庭,年轻时在四川成都上大学,后来被一个什么组织强行押解去写过几次文件,后来那个组织被政府镇压了,在清算过程中发现有他笔迹的文件,他就被判刑坐了监狱!老人在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时,沧桑的脸上常常挂着泪水。
老人常向我们讲故事。我们这群孩子由此相信他不是杀人犯,加之老人非常慈祥,我们不由对他产生尊重,有关他的传言在我们这群心灵纯净的孩童中不至于以讹传讹。他常常讲自己的故事,许多大人也知道了他不是杀人犯,理解他内心的委屈,同情他的遭遇。后来,事实也证明了那位老人的无辜和冤屈:就在他死后不久,那个组织被宣判为非恶势力组织,得到平反,他的事情也得到平反和更正。
一个善于讲好自己的故事的人,能让别人知道他的思想,消除别人对他的误解,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和好感,能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更能为自己正名。
这几年受网络抵制“洋教洋节”的影响,基督教被打上了“洋标签”,外界对基督教产生了许多误解,甚至有把基督教与八国联军、西方的霸权主义等联系了起来,使基督教的形象在不明真相的民众眼里被严重矮化。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抵制是有选择性的,纪念耶稣降生的圣诞节、倡导感恩意义的感恩节被严重抵制;而诸如万圣节、情人节等,却没有人抵制,因为人需要浪漫,许多行业需要倡导消费。其实,万圣节原本是西方人的鬼节,许多国人却过得有滋有味,还有祝别人万圣节快乐的信息在微信圈里屡见不鲜,这实在令人费解。但也不奇怪,随着自媒体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受到冲击的也不止是基督教,还有人在网上骂英雄、骂烈士。从很多现象可以得知,一些消极的思想在抵制着积极的思想,有些抵制既有选择性又有针对性。这些舆论或网络的一些负面情绪需要再通过舆论进行疏导和排解。所以我认为,在此情况下,基督教需要讲好自已的故事,以此让人了解基督教的先进理念,使人明白,基督教的教义是值得世人学习和尊重的。讲故事是一种良好的对话和交流,可以使别人增长对基督教的认知、理解和支持,消除一些误解,为基督教正名。
今天基督教讲好自己的故事,已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策略,也应该成为基督教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和思想共识。因为耶稣基督颁布的大使命,不是只在教堂里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走出教堂,融入社会和人群中。耶稣当年传道,始终在人群中间不知疲倦地传讲天国的真理。只有通过讲述,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知识传递出去,才能与社会及社会主流思想保持对话和沟通。面对当前环境,基督教应该主动与社会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所以,我们就要灵活应对。耶稣说:“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10:16)。要顺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才能把主的工做好做实。关上教堂的门办教,路只会越走越窄,只会成为“又懒又恶的仆人”;打开教门办教,让外面的人走进来,认识主耶稣,享受主的圣爱,才能吸引万民归主。在这里,我们重温耶稣复活升天时所颁布的“传福音给万民”的大使命(太28:19;可16:15),讲好基督教的故事,传福音的使命也就能做好,也就能促进教会发展、福音兴旺。
耶稣可以称得上故事家,常常将天国的奥秘、救恩的真理通过比喻,刻画成一副副立体的故事情景,画面栩栩如生,人物个性鲜明。这些精彩的故事中隐藏着丰富的内涵,令人沉浸其中,明白故事之外的真理。比如,十童女、喜筵、凶恶园户、浪子等比喻,令人品读故事时,感受它对人的心灵、感官所带来的冲击力,体会到故事的深刻寓意、无穷韵味和魅力。
传福音也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我们不妨用一些技巧和方法,避免常常把救恩的福音传成了医病赶鬼。讲故事是一个宽泛的词语,就是要把基督教的教义、礼仪、内涵等内容说给人听,其中包括圣经故事、教会历史、自己或别人的信仰见证。比如有一次,一位诗人朋友和我谈,说圣经是西方文学诗歌的源头,他自己只读圣经中的诗歌部分。可见他对圣经的认识很狭隘。于是,笔者就从多方面向他介绍圣经,比如,当年在修建联合国大厦的时候,在地基中特意埋了一本圣经,表明缔造世界和平的根基唯独是按照圣经原则建立的信仰。《以赛亚书》说:“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赛2:4)这段经文被誉为“和平铭文”,就刻在了联合国广场的墙壁上。这位诗人之前不知道,听了很是惊讶激动,说我对圣经的介绍,让他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重新认识圣经。后来他曾表示愿意接受基督教信仰,他也常读圣经,成为了一名慕道友。
讲好自己的故事是一种公关行为,是促进教会与社会、信众与社会建立和谐的媒介。无论是教会或是个人,在社会中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在事工、工作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这时,就需要用沟通来化解矛盾,在沟通之中寻找化解的点和面。一个好故事、好见证,就如调和剂,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沟通作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在生活中,难免常遇到一些让自己感到很不舒服的人,而别人也许看我们也是一样的感觉。当双方坐下来了解彼此内心世界的时候,往往会消除许多误解,并在互动之中产生好感或感动,甚至很深的交情。古往今来,多少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都是在言谈中完成的!
用讲好故事的方法传福音也是一种布道行为,可以提升传福音的果效,促进教会的发展和神国度的扩张。有时候,直率地向别人讲一件事,也许会被人拒绝,不妨委婉、含蓄一些,讲一个故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别人心里留下回味或感动,用这种不用直接叩门的方式,对方反倒容易敞开心门。
一个暖心的故事,就是一剂心灵鸡汤;一个哲理故事,就是春风化雨的暖流;有关耶稣爱的故事,一定像春风化雨一样,能复苏人的心灵。
基督教中国化这条路任重道远,三自原则办教的方针也走过了七十余载的风风雨雨,中国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基督教有机遇,也有桃战,许多福音圣工要需要新思路、新方法。中国基督教的发展受到一些误解、面临一些拦阻,我们为自己正名,讲好自己的故事是一种不错的应对方法。
用讲好历史故事的方式为自己正名,是用一种较为柔和的方法处理一些问题,比讲道理更有效。有时讲道理显得生硬,甚至令人有据理力争之感,缺少主耶稣柔和谦卑的样式。用讲好故事的方法来沟通,不失一种风度,不失爱的情怀,能化解矛盾,赢得人心。
有人会问:故事在什么地方讲?讲什么内容?由谁来讲?笔者想从三个方面叙述,具体实施需要群策群力。
1.在什么地方讲?有传统的教会主日讲台、查经班、见证会等方式;也有许多新的传媒方式可作为讲故事的媒介,如公众号、微信群、抖音、快手、教堂内建立咨询室、出版内部资料读物等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法的平台都可以作为讲故事的地方。但一定要掌握技巧,掌握好群成员的喜好,把握好与群成员的关系。总之,现代社会宣传平台很多,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素材,在“好”字上下功夫。
2.讲什么故事?讲好基督教的故事是当下新时代基督教界面临的新课题,需要有新思路、新方法。“爱与救赎”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基督教的名片,要把这张充满爱与温暖的名片传递出去,我们需要讲一些别人不明白的故事。首先讲耶稣的生平、爱的旅程,要讲出质量和水平,要讲出信仰的丰富内涵;还有讲教会历史,教会历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比如许多宣教士在中国宣教,不仅倾其所有,带来了资金、技术,办学校、医院、孤儿院,进行慈善救济、救死扶伤,有不少人还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留在了中国这片土地……许多诸如此类教会在历史上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故事;还有讲爱的教义、圣经知识等;更要讲当代或身边的许多基督徒用爱践行着上帝的道,努力地工作和生活,用爱守护着身边的人,写下许多感天动地的故事,这些爱党、爱国、爱社会、爱教会、爱邻舍的美好见证,都需要挖掘并讲出来。
许多肢体认为这些事不能讲,左手做的事不让右手知道,讲了就是显露自己。其实,这是基督的爱在遵行主道之人身上的见证,是耶稣基督的光藉着人显明了出来。耶稣说:“没有人点灯用器皿盖上,或放在床底下,乃是放在灯台上,叫进来的人看见亮光”(路8:16)。所以,这些事要讲出来,才能更好地为主作见证。耶稣说过:“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5)所以,爱才是真正的好见证,我们不仅要活出好见证,让众人认出我们是基督徒,也需要讲出这些好故事。但讲故事也要尊重事实,不可夸大,不可作假见证。此外,还可以用优美的赞美诗歌作为讲故事的方式之一。
3.谁来讲?作为耶稣的门徒,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传福音的使命。要讲好基督教自己的故事,每个牧长要做好带领、引导的工作,要达成共识。教会可创造条件做此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在这项事工中,有这方面特长的肢体要主动作为。总之,每一个基督徒就是一个宣传队,就是一台播种机。
讲故事的关健在“讲好”上下功夫、做文章。首先要讲正能量的东西,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第二就是要讲得简单易懂。比如,耶稣讲撒种的比喻就是一个好例证,简单又条理清淅,最后耶稣自己又作了解释;第三就是要生动、具体。这就需要所讲内容要有一定的画面感、形象感,达到容易感染别人的效果。做好这几点,并非易事,需要长期的磨炼和积淀。总之,讲好基督教自己的故事,也是每个基督徒一生竭力追求的事工。
讲故事应当不以宣教为目的,可使别人消除思想防备,去掉心灵屏障。此外,还要让故事不带锋芒和先入为主的主观性,达到“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使别人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对基督教的认知。我们不要像通常给别人传福音那样直接,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让故事把我们没说出口的话说出来,胜过苦口婆心的讲者。
盼望笔者的浅陋之见能抛砖引玉,引发众牧长同工的更多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