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诗137;耶4:9-22,9:1;诗122:6-9;罗9:2-3,13:1-7;太5:14-16
去年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节前或当天,许多教会团体、堂点组织了各种庆祝活动,为祖国经过70年艰苦奋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感恩,祝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这里,我以“基督徒的爱国表达”为题,分享个人点滴认识。
一、爱国是对祖国感情的自然流露
人人都有家国感情,不论性格内向、外向都会流露出来。我们看看当初被掳到巴比伦的犹大人是怎样流露他们家国感情的!
(一)思念故乡、怀念祖国。“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诗137:1,5-6)这两句充满感情色彩的诗句反映出,被掳到异国他乡的犹大人,时时想念着自己的国家,怀念家乡的美好生活。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护卫长尼布撒拉旦率兵攻陷耶路撒冷后,抢走圣殿、王宫中贵重物品,用火焚烧了圣殿及王宫,还把犹大政府官员、技术人员等众多社会精英分批掳到巴比伦,使他们遭受背井离乡的痛苦(参王下25:8-21)。每当想念家乡的时候,他们就无比伤痛,总是以泪洗面。这种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是真挚的,是内在感情的一种自然外露。
(二)与敌作对、不愿合作。《诗篇》137:3-4说:“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在被掳的犹大人眼里,“掳掠我们的”和“抢夺我们的”巴比伦人,与强盗毫无二致。敬拜假神的巴比伦人寻欢作乐时要他们唱“锡安的歌”,他们自然不能接受。“锡安”是犹大人心中的圣城,“锡安的歌”是赞美敬拜神时使用的圣歌。巴比伦人要犹大人在敬拜假神的地方唱“耶和华的歌”,既是对神的不敬,也是对其信仰的侮辱,这些爱神爱国的人自然不会满足其要求!
(三)不忘国仇家恨、愿敌遭报。《诗篇》137:7-9说:“耶路撒冷遭难的日子,以东人说,‘拆毁、拆毁,直拆到根基!耶和华啊,求你记念这仇,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啊,报复你像你待我们的,那人便为有福,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这段诗句不是描述诗人的刚硬惨忍,而是倾诉侵略者对犹大人犯下的滔天罪行。巴比伦人攻陷耶路撒冷时拆毁圣殿,将婴孩摔死在磐石上,这种悲惨的场景,诗人不会忘记,他以诗歌来表达他内心的苦闷以及对敌人的愤慨。
《诗篇》137篇充分表现出以作者为代表的犹大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通过怀念家乡、思念祖国,与敌作对、不愿合作,不忘国仇家恨,希望敌人遭报应等形式表达出来。我们的祖国同样也经历了这种遭遇,八国联军曾侵略中国,日本侵略者曾占领中国大片土地,惨绝人寰地杀害我几十万同胞。我们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在抗击外国侵略中,许多中国基督徒参与其中,英勇奋斗,这些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爱国是对祖国赋予责任的勇敢担当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于国家,每一个人都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爱国就是一种对祖国赋予责任的一种担当。
(一)为祖国祈福,求平安。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家庭及家人好。只有国家和谐稳定,教会才有发展和复兴的基础。基督徒不论身处何处,都要为祖国求平安,为“万人”和君王及在位的祷告代求和祝谢,祝福祖国国泰民安。
《圣经》中有不少这方面劝勉,如《耶利米书》29:7、《诗篇》122:6-9及《提摩太前书》2:1-3等。这三处很有代表性的经文提到三个方面的祈福:一是要为被掳的地方求平安,只有这里平安,被掳之人才能享受平安;二是为圣城求平安,愿这里“城中平安”、“宫内兴旺”;三是将祈福求平安上升到信仰高度。我们要学习先知及保罗这种爱国情怀,为世界、国家和人民祈福,求平安,祝福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二)尽公民义务,担社会责任。基督徒既是天国国民,也是国家公民,既要爱神爱教,也要爱人爱国。一是顺服执政掌权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认为执政掌权的也是神所命定并使用的人,顺服执政党掌权的与信仰并不矛盾。正如使徒保罗所言:“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参罗13:1-2)二是支持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从《圣经》看到,地域、疆界都是神所立定的。 “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徒17:2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犹大人希望国家统一,在上帝定准的疆界幸福生活。今天亦不例外。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我们基督徒义不容辞的责任。三是积极服务社会,建设伟大国家。耶稣说他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参可10:45),我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我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参太5:16)。《使徒行传》也强调,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参罗12:17)。习近平主席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教会历史看,不论是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许多基督徒都留下了爱国爱教的美好榜样。教会需要积极实践信仰,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三)做好自身事情,发挥社会正能量。中国基督教曾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治理权、经济权和传教权,被称作“洋教”,因此也不为大多数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新中国成立后,一些爱国基督徒,如吴耀宗、邓裕志、刘良模等发起的自治、自养和自传的“三自爱国运动”,隔断与西方差会的联系,取得独立,脱掉“洋教”帽子,被人民接受。国家独立,宗教自由政策得以制定落实,教会发起三自爱国运动,基督教才有了今天这样的美好光景。因此,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样的美好光景。坚持三自原则及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加强自身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依法依规开展教会各项工作,正信正行,对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就是爱国的具体行动。
三、爱国是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
基督徒是天国子民,当然要热心天国的事,对神忠心,但也不能忘记自己也是地上的国民,也要为国家尽忠心,两者是统一的。圣经中不乏这方面的例子。
(一)耶利米爱国爱民。当耶利米先知得知国家因恶行要受神公义的审判后,非常着急,尽力劝勉人民,责备领袖的过错,希望改变不利局面。为此,他遭受到了逼迫凌辱,经历逃亡、枷锁和囚禁等苦难。耶利米深爱他的国家、民族和同胞,为其昼夜哭泣,眼睛流泪,因而也被称为“流泪的先知”(参耶4:19,9:1)。
(二)但以理为祖国祈祷。但以理经历了亡国与
被掳的全过程。在异国他乡,经历了狮子坑的艰辛与被高抬的荣耀。但无论何境遇,他都未忘记自己的身份,坚持每天三次跪在神面前,面向耶路撒冷,为祖国祷告,求上帝怜悯施恩(参但9:16)。但以理爱他的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独立,摆脱敌人的统治。
(三)耶稣为圣城哀哭。耶稣预知耶路撒冷将要遭受的患难,百姓却一无所知,所以他不禁为此极度忧伤,极其难过,失声痛哭。耶稣深爱这个城市和这里的人民,为其罪恶、百姓的不悔改及城市悲惨的命运哀哭,强烈的爱国爱民情怀在这里表露无疑(参太23:37-39)。
摩西为以色列人免受因制造金牛犊而受到神的惩罚,愿意牺牲自己,在上帝面前消灭自己的名号(参出32:31-33)。保罗也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9:2-3)。
有国才有家,有了国家的和谐稳定,教会才能更好的发展。爱国并不违背《圣经》及基督教信仰精神,基督徒爱国是理所当然的!
本文选自《陕西基督教》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