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基督教网!
讲章分享 您的位置: 主页 > 文章集萃 > 讲章分享 > 详情 
得享安息
2009-08-06  作者:朱建军 内容来源:本站编辑 返回列表

经文:太11:28-30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多么富有感召力的一段话。道出了人们心中的企盼,也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宁静致远”是中国人崇尚的一种境界。历世历代多少仁人志士对此渴望之至,然而更多者却是望洋兴叹。主耶稣在这里以极富感召力的口吻,呼召人们到他那里得安息。正是让我们得到心灵中、生命中的平静安稳。对于愿意寻求的人,“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7:8)永远是有效的。

  一、得安息的原因——“劳苦担重担”

  安息,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主能够赐予我们的。但是很多人在接受主耶稣之后,却仍然没有得到这种福分,是因为缺少一种勇气。主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可见,安息是给“劳苦担重担”的人预备的。因此,一个人想要得到安息,就必须承认自己是劳苦担重担的人。
  主耶稣当时说话的对象,并不单单是他的门徒,更多的是伏在律法之下的犹太百姓。因为正宗派的犹太宗教是一种重担,正如耶稣所说,文士和法利赛人“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太23:4)。面对犹太宗教的教规教条,每一个犹太人都要遵守。因此,在他们的生活中永远会听到有声音不断的说:“你不可……”这些对于犹太人来说就是一副极其沉重的担子。
  我们虽然没有律法的重担,但却常常背负着罪恶的重担。有位传道人正在布道的时候,忽然有一个青年人站起来,很粗鲁的问他说:“先生!你说有罪恶的重担,但我为什么感觉不到?究竟这重担有多重——是十斤,还是一百斤?”传道先生很温和的反问他说:“假若把百斤的东西放在尸体上,他能觉得重吗?请你告诉我。”年青人很直爽的回答:“他当然没有感觉,因为他是死人”。是的,假若我们根本就没有感觉到罪恶的沉重,就应当省察,我们里面有没有耶稣基督的生命。
  除此之外,还有生活中的各样重担。据心理学家分析,来自于生活中的担子大致有五个方面,第一是自己的生命、安全、幸福受到威胁;再者是自己所爱的人的性命、安全、幸福受到威胁;第三是前途未卜的时候;第四是遇到难处,困难超过自己的能力时;第五是惧高、独处、黑暗、某种动物;第六是犯错怕被人发现。
  可见,无论是犹太人,还是现代人类,都有着不同的重担,所以都需要得安息。

  二、得安息的方法——“到我这里来”

  “到我这里来”是主耶稣特别向劳苦担重担的人发出的爱的呼召。他要我们到他那里去,并非为了索取,而是向我们付出,甚至生命。保罗说:“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7-8)。对于基督向我们付出的爱,保罗无以言表,最终只能用四个形容词“长阔高深”来表达(弗3:18)。
  安息,是主耶稣又一次爱的彰显。“安息”在原文中是动词,即“我就安息你们。”可见,安息并不是人努力的结果,而是基督救赎的果效。救恩不是人带着什么到耶稣那里换取的,乃是耶稣亲自作“成了”的(约19:30)。安息也是如此,不需用换取,乃是主耶稣白白的赐给到他那里去的人的。就近耶稣是我们得安息的唯一路径。
  上帝将人安置在伊甸园,虽然要修理看守,但并没有丝毫的劳苦重担。但因人的罪,这份安息遭到破坏。“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创3:19),便是劳苦重担的起点。所以,一个人会劳苦担重担,没有心灵的安息,都是因为罪恶的缘故。耶稣——“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1:21)。这是天父赋予他的使命,是道成肉身的目的,是他所具有的权柄及能力。他要将我们从罪恶里释放出来,使我们得到美好的安息。

  三、安息的真正意义

  就近耶稣,他就必使我们得安息。但是耶稣并不满足我们只得到安息,他更希望我们能够享受安息。得安息是指脱去了罪的重担,同时也得到了赦罪的平安和永生的把握;而享安息则是在属灵生活上对安息的一种体验,经历主背负我们重担之后的喜乐。主耶稣接着告诉我们怎样享受基督里面的安息。
  1、负主的轭
  “轭”是牛身上用的工具,主人把轭负在牛背上,牛不但要负起全车的重量,并且要照主人的意思走动。因此,犹太人常用“轭”来表示对律法、诫命、天国以及上帝的“完全的顺服”。主耶稣在此处也用了这个字,很可能是由于犹太人对此熟悉的原因吧。当然,主耶稣并不是单单用此理论来教训人,他更用自己的行动见证了这一教训。“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6-8)这里将主耶稣的顺服与他的死联系在一起,可见耶稣的顺服是达到了极点的。他要求我们负他的轭,正是要我们完全的顺服在他的里面。
  虽然主耶稣用了犹太拉比们常用的“轭”字,但是他的轭并不象犹太人的轭那样的沉重。他说:“我的轭是容易的。”“容易”在原文中也可译为“完全合适”。在巴勒斯坦,制作牛轭需要农夫把牛牵到木匠那里,量好尺寸,造出轭的底样,经过试套、调整,使它完全合适而不至于磨伤牛的颈项为止。由此可见,“我的轭是容易的,”其真正的意思是让我们明白,上帝为我们每个人所预备的工作、家庭、环境,甚至患难、痛苦、忧伤,都是适合我们的,是经过量身定做的。因此,当我们负主的轭的时候,不但不会感到沉重,反而能更好的使我们得到并享受安息。
  2、学主的样式
  圣经中谈到的主的样式有很多,如:舍己与奉献(弗5:2)、为义受苦(彼前2:21-23)、尽诸般的义(太3:17)等等,但是在此处他要我们学习的样式特指“心里的柔和谦卑”。因为“柔和谦卑”是得安息的秘诀,主耶稣曾在八福中说:“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太5:5)耶和华上帝曾将迦南地应许给亚伯拉罕为业(创15:6-7;26:3;28:4、13),主耶稣藉此背景告诉我们,温柔的人可以承受地土,即得到今生与来生的各种属灵福气。安息正是我们极需得到的一种大福气。因此对于一个盼望获得安息的人,学习主柔和的样子是极其重要的。
  主耶稣接着还要我们学习谦卑。因为骄傲的人心中常常是没有安息的,他们会因为不被人注意而恼怒、痛苦。谦卑的人并非如此,主耶稣心中满了谦卑。因此,就是在遭人戏弄时,心中的安息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主耶稣强调“心里”柔和谦卑,而不是口里或脸上。所罗门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同样,真正的柔和谦卑也是如此。我们要得享安息,在“心里”学习他柔和谦卑的样式是必经之途。
  3、担主的担子
  主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的担子是轻省的。”主在这里为何要这样说呢?他是要告诉我们,到他那里卸下重担,并不是就不担担子了。“我的担子是轻省的,”正说明了主对我们的要求,他为我们预备了一副轻省的担子,是我们必须要担的。保罗说:“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2:5)。“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西3:23)。这两句话足以看出何谓“担主的担子”,也就是必须先以神为中心,然后再尽人当尽的本分。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我们把一切生活的责任和权利献在主手中(罗12:1),自己站在交托的地位上为主尽一切生活的责任。
  古时有一个修道士,种了一棵橄榄树。他祷告说:“神啊,它需要水分,好叫它柔嫩的根得吸收而长发。求你降下滋润的甘霖来。”神就降雨下来。他又祷告说:“神啊,我的树需要日光,我求你给它日光。”于是云散雨止,神就给它日光。他再祷告说:“神啊,现在它需要霜来坚固它的组织。”看哪,那株幼小的植物上果然罩上了一层薄霜。但是到了傍晚,它死了。于是他就去见另一个修道士,告诉他自己奇异的经历。那修道士回答说:“我也种了一棵小树。看哪!现在长得多么茂盛。我没有为我的树操一点心,只把它交给造它的神。造它的神知道它的需要远胜过像我这样无知的人。所以我并不向神提出条件,建议,方法。我祷告说:‘神啊,你把它所需要的给它,无论是风,是雨,是霜,是雪,是日光……你既造了它,你一定知道它,也一定会供给它。’”
  上帝愿意替我们挑重担,让我们安息在他的里面。可是我们却常常像第一位修道士一样,不按照上帝的方式,而是用自己有限的头脑筹划安排,所以安息总显得离我们很远。我们应当将自己的担子交给主,担上主的担子,就必得享安息。
  主耶稣向当时的人发出呼召,邀请他们到他那里得享安息。从那时直到如今,这个邀请从来没有停息过。只要我们清楚自己的光景,并能就近耶稣,知道怎样负起主的扼、学成主的样式、担上主的担子,安息就必临到我们。

  原载于《陕西基督教》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