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文法解经
一、文法解经的定义及历史发展
何谓文法解经呢?即是按照原文的文法,去理解经文的含义。包括对一个字、词汇、句子及一段经文都须深入考查。圣经既是作者以当时所流传的文字用语写成的。那么今天的读者若要明白,自然要先了解当时语文的文法背景,所以要了解圣经作者的原意,文法解经可说是最基本的解经原则。圣经的原文旧约是用希伯来文写成的,新约则是希腊文,故最正确的解经应该是以原文圣经,并按照原文文法来解释。但我们因受限制就只好根据中文翻译本加以分析。
较早提出文法解经的应属早期教会的安提阿学派。叙利亚安提阿的几位教会领袖觉察到,亚历山大教父们不顾经文的字义运用寓意解经,于是强调历史及字义解经。他们注重字面与历史的意义。他们认为串连旧约及新约的是预表和预言,不是灵意法。对他们而言,修辞用语是字义解经的一部分。
宗教改革时期改革家的字义解经法继承了安提阿学派的解经。马丁·路德写道:“当我还是一个修士时,我精于灵意解经,将所有经文都灵意化。但自从教授《罗马书》之后,我开始认识基督,我明白基督不是寓意的,我学习认识真正的基督。”路德严词厉色地抨击灵意解经法:“寓意解经是空洞的臆测,是圣经的渣滓,奥利金的寓意解经比尘土还不如;寓意解经即是玩弄经文;寓意解经最终必沦为猴子的把戏;寓意解经不合真理、荒谬无稽、无中生有、陈旧无用、松散破碎。”他说“应保留最简单的意思,以文法及字面的意义来理解,除非上下文清楚说明其他解法”。但他亦强调研经的人不能只是一个语言学家,他必须受圣灵的光照。此外,文法、历史解经并非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引领我们到基督里。他认为难解的经文应由意思明显的经文来解释。
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1564)被誉为“最伟大的解经家之一”。正如路德一样,他反对寓意解经,加尔文强调经文的中心为基督,他注重文法、历史、原义解经而反对私意解经。为此他特别注重文法解经,以及考察每段经文的上文下理。
二、文法解经的基本思路
1、上下文的连贯、分析
实际上根据文法释经就是字唯有在句子中才有意义,而且通常圣经的句子要与前后相关联才有意义。在解经时要特别留意上下文,无论是解释一个字、词汇、或一句话、一段经文的含义,都要比照上下文,找出配合经文脉络的意思,否则就成了断章取义。必须假设圣经作者在某些特定经文中,只是在表达一个思想,因此应该尽可能按着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圣经,按照字面解释,也可避免随意解经或造成灵意解经的错误,因为字面的文法有一定的规范,使解经者不至于太离谱。
如问圣经中的“酵”是什么意义?其实这样的问题本身没有意义,要在具体的语境中看“酵”。圣经中关于“酵”大致有三种用法。
第一种用法主要在旧约中,多与以色列人的生活和献祭有关,具有象征意义。“你们要吃无酵饼七日。头一日要把酵从你们各家中除去,因为从头一日起,到第七日为止,凡吃有酵之饼的,必从以色列中剪除。” (出12:15)“凡献给耶和华的素祭都不可有酵,因为你们不可烧一点酵、一点蜜,当作火祭献给耶和华。”(利2:11)
第二种用法,比喻神国发展的扩展性。《马太福音》13章33节,他又对他们讲个比喻说:“天国好像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
第三种用法,指有害的教训。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太16:6)“我对你们说:‘要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这话不是指着饼说的,你们怎么不明白呢?”(太16:11)门徒这才晓得他说的,不是叫他们防备饼的酵,乃是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太16:12)
又如“狮子”在圣经不同的语境就有不同的用法。“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启5:5)《彼得前书》5章8节提到“狮子”,而《启示录》5章5节也提到“狮子”,但这两处所提到的“狮子”意思并不同,只要观察上下文,就会知道《彼得前书》中的“狮子”是指“魔鬼”,而《启示录》中的“狮子”则是指“耶稣基督”,两者相距何止千里。
所谓上下文不单指前后两、三节的经文而言,有时上下文也可包括前后两三段的脉络,甚至整卷书的主要思想。如基督徒常常说:“跟从主要背十字架”,可是什么是背十字架呢?有人说十字架就是受苦、吃苦。作基督徒就要受苦,所以把生活遇到的一切苦说成是:为主背十字架,这是主给我的十字架。在《马太福音》16章24节主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如我们仔细读上下文就会明白主耶稣讲的“背十字架”到底是什么意思。主耶稣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彼得做出一个看起来英勇的举动,力阻耶稣去耶路撒冷。耶稣说:“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正因为彼得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所以耶稣才说,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这样看来,背十架字就是体贴神的意思,不顺服人的意思。
2、文法的结构
所要解释的那一段原文的文法如何?它可能牵涉的问题有哪些?比如说“基督徒会不会犯罪”这个问题。在日常的生活中,基督徒会不会犯罪呢?答案是“会犯罪”;可是在《约翰壹书》2章1节说:“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这里“不犯罪”这三个字是很肯定的。约翰写信给当时的收信者是基督徒,目的是叫他们不犯罪;然而使徒约翰接着又说“若有人犯罪”,可见基督徒还是会犯罪。因为基督徒还有人性的限制,基督徒仍旧有软弱,有犯罪的可能。所以,如果从原文希腊文的时态来看,可以看出经文的原意是这样的:“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叫你们不继续犯罪”。也就是基督徒可能犯罪,但是不能故意犯罪,不可以继续犯罪。“不犯罪”的希腊文是现在进行时的时态,也就是基督徒可能因为软弱犯罪,但是不能继续犯罪;如果继续犯罪那就不正常了。
寇世远监督在解释《哥林多前书》14章39节时也运用了这种方法。“你们要切慕作先知讲道,也不要禁止说方言。”他说:“切慕做先知讲道是先,这个要渴慕。接着保罗说,也不要禁止说方言,这是后。一个积极,一个消极,这里面有先后,有轻重。说方言这件事,今天已经成为神众教会的一个问题,到底我们应当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个方言问题,应当把它放在一个当放的地位上,不高举,也不轻看,这是我们教会应有的态度。……圣经给了我们秩序,要羡慕作先知讲道,但不要羡慕说方言,只不禁止就够了。这是圣经告诉我们的要遵守神的秩序。”(见寇世远:“正视方言问题”,《寇世远监督研经集上》,中国基督教两会)
三、我们要找出原作者在这段经文中所着重的,了解作者的思路,明白作者的原意。
下面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这些例子是要帮助我们从作者的角度去看,作者在这段经文所说的话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传达什么信息?第一个例子是《马太福音》15章21-28节,这段经文记载耶稣和一个迦南妇人的对话。这位迦南妇人为自己的女儿来求耶稣,耶稣却对她说了这么一句话:“不可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妇人回答说:“主啊!是的,但是狗也吃主人桌上掉下来的碎渣”。读了这段经文,我们立刻想问:所谓“不可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这是什么意思呢?而迦南妇人回答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马太记载耶稣这段话,目的是在表达耶稣是要考验这位妇人的信心。但是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狗的问题,放在种族歧视的问题,那会忽略了作者的本意,忽略了整个文法结构,作者所要表达的原来是耶稣要试验妇人的信心,整个重点是在福音上头。主耶稣认同这信心,马上治好她的女儿。值得留意的是,马太福音两个大有信心的人物,迦南妇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因她的信心外邦人竟然与神和好,这是一个奇妙的事实。
在咒诅无花果树的比喻中,似乎难以理解,如果我们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就容易懂了:了解无果花树的特点,从十二月份一直到三月的时候,这个无花果树才发嫩、长叶,那么就在同一个时候,它会长一个很小的就像樱桃一样大小的果子,这样慢慢地这个果子在六月份的时候就成熟了。 在二、三月份的时候,如果在枝子上你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个果子,那就表示这个无花果树没有希望结果。就好像主耶稣所做的一样,发现无花果树上一颗无花果都没有,如要有,那个没有成熟,虽然不好吃,但还是可以吃的。如果你看不到一个这样的果子的话,那表示什么?那表示说这个无花果树不可能结果子,六月份是不可能有收成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主耶稣咒诅那棵树。其次从上下文来看耶稣从圣殿里出来,圣殿里发生了什么事?就是圣殿不再是祷告的殿,而是成为卖牛羊鸽子的地方,兑换银钱的地方,成为祭司们牟利的场所,圣殿失去了他本应有的功用,所以耶稣要洁净圣殿。再次,圣经中无花果树指代的对象――以色列。以色列失去自己的本位,像不结果子的树。主耶稣用行动来说关于以色列的预言,既然以色列只有叶子,没有果子,不能满足神的心意,主耶稣就对以色列提出一个严重的警告。
(未完,待续)
原载于《陕西基督教》2006年第4期